“赶紧,赶紧,快去看看,到底哪个老师儿厉害,咱收麦子找人就有谱儿了。”6月9日上午8点半左右,山东省阳信县洋湖乡西冯村村北的麦田里,集聚了不少村民,等待着机收大比武开赛。10名专业农机手也会聚于此,调试着机器设备,作着赛前的最后准备。
高云华是阳信县洋湖乡庙刘村人,是一名有着近20年驾驶经验的老农机手,他正在查看收割机拨禾轮。“咱这个收割机和小轿车一样,都需要进行正确的保养才行。”高云华说,每天收割前,行走、转向、收割、输送、脱粒、清选、卸粮等部件都需要挨个检查,“检查有无异常响声和三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上午9点,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停在比赛起始线上的10台小麦收割机依次启动出发。巨大的车轮向前奔涌,发动机发出低沉的嗡嗡声,最前方的拨禾轮将麦子“揽入怀中”,锯齿状切割刀随即将麦株割下,运转传输到机器内部,清选风机开始发力,将麦秸和麦粒分离开。“噼噼啪啪”饱满的麦粒落入车厢,粉碎后的麦秸,则通过传送带,喷撒在收割机走过的土地上,掀起阵阵烟尘。
一垄麦田转眼就收割到头,转弯、倒车、调头、调整作业幅宽,选手们各显神通,动作一气呵成。这次比赛的麦田,面积约2.25亩,选手们跑两个来回,竞赛作业任务就全部完成。
这边收割机开始卸载小麦,那边裁判人员则迅速拿着纸杯、取样框、筛子等测量工具入场。“我们会分别在地块的1/4处,1/2处和3/4处,测三个区,把这些区域内损失的麦粒都捡起来,然后将麦粒总和称重,再结合测到的亩产,进行换算,测出损失率。”滨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机械技术指导科科长、裁判员陈恩明说。
“得看仔细点,别把麸皮当成麦子。”“不好找就先捧到筛子里来筛一下吧。”裁判员们3人一组,蹲在地上,低着头,在麦茬间仔细寻找麦粒。“现在麦收真的和我小时候不一样了。”1965年出生的陈恩明说,儿时麦收的场景让他印象深刻,“孩子拿着个编织袋,跟在大人背后捡麦穗。那时候还都是用镰刀收割,‘过麦儿’(麦收)怎么着也得小一个月,现在不到10天时间就能全部完事儿。原来麦穗是成袋子拾,现在找个麦粒都不容易。”
“1号5.41克”“2号1.77克”“3号3.9克”……最终,经过仔细测量,2号参赛选手赵泽磊以损失率0.05%的好成绩获得第一名,他收割的地块,3个取样区一共捡拾到25颗麦粒。10名参赛选手中,损失率最高的也仅为0.45%,所有参赛选手损失率平均为0.19%,远远小于2%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损失率作业质量标准。
“损失率0.05%,就是说每收获1万斤粮食,损失仅为5斤。”阳信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推广站站长冯云鹏说。“去年咱们大比武,平均损失率0.95%,今年降到了0.19%,全县56万亩小麦,损失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收500多万斤。”
赵泽磊今年30岁,是土生土长的洋湖乡人,这是他干农机手的第7年。“小麦收割的时间,一定要选准,蜡熟末期到完熟初期,这个时候产量最高,品质最好。”赵泽磊说。比赛中,他开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是他的第二辆“座驾”,“去年刚买的,主打的就是高效减损,你看车身上就印着‘减损增收 一机多用’。”
在赵泽磊看来,作为一名专业的农机手,要在机收中节粮减损,除了拥有好的收割机器外,农机手的经验和技术也至关重要。“你比如说,行走路线、作业速度、留茬高度、拨禾轮速度和位置这些都有讲究。”赵泽磊拿作业速度、留茬高度举例,“联合收割机作业速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联合收割机自身喂入量、小麦产量、自然高度、干湿程度等因素选择合理的作业速度,作业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发动机在额定转速下运转,尽量避免急加速或急减速。割茬高度则应根据小麦植株高度和地块的平整情况而定,一般以10厘米—15厘米为宜。”
“咱干的就是一个良心活儿,把老百姓的粮食颗粒归仓,真正做到机收减损,是我们农机手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赵泽磊看来,“节粮减损、颗粒归仓”是他当了农机手以后才真正理解的一句话。“小时候读书,老是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直到自己干上这活儿才明白,咱老百姓种地是真不容易。往小里说,咱把活儿干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父老乡亲,往大里说,也是为咱们国家的粮食安全贡献一份力量。”(姜斌 李新睿 许志虹)(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