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亚飞
通讯员 杨立元 李 媛 报道
本报高唐讯 “往年麦收,大伙儿都抢着排队等收割机。今年,大伙儿还没来得及抢,镇上就帮忙对接了农机合作社,我家十余亩的麦子一上午就收割完了。”刚刚忙完麦收的高唐县固河镇崔堂村村民田志根高兴地说。
固河镇“抢”在村民前头联系农机合作社的做法,还要归功于固河镇综合监督平台上的一则消息。原来,固河镇为解决群众急事难事,在各村胡同巷子张贴了二维码,村民扫码进入程序,上传自己的困扰和需求,随即便会有专人上门服务解决。
“前段时间,不少村民反映想要尽快用上收割机。我通过平台看到这些诉求比较集中后,马上跟镇上取得了联系,镇上也第一时间帮忙联系了农机合作社。”杜曰海是崔堂村的一名网格员,每天早已习惯走街串巷。他打开手机中的平台系统说,“我的工作尽管不出村,但‘管’的事情却各式各样,小事基本能解决在小巷里,大事也不用出村解决。”
在固河镇,像杜曰海一样的网格员共有75名。他们每天奔走在“网格”里,收集民情民意,投身矛盾化解、参与服务管理,将网格内的“人、地、事、物、情”管了起来,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
“我镇全域治理‘码上办’率先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施行并取得良好效果。村民对于村里的坑塘沟渠治理、乱摆乱放乱写乱画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任何问题,都可通过扫码进入小程序,现场拍照上传问题并督促解决。”固河镇党委书记赵伟介绍,前不久,村民拍照上传河道垃圾,半天即得到解决;危房断壁存在安全隐患,第二天就来了大型机械来处理。“后期,镇综合监督平台还会及时将品质民生、干部作风能力监督、群众满意度等多个板块融合,打造更加全面的数字平台。”赵伟说。
“固河镇‘码上办’用了真情,动了脑子。这种模式提高了基层治理效率,收获了百姓认可,成为固河镇的又一品牌。”高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李振鲁说,“下一步,我们将推广‘码上办’工作模式,畅通群众线上反映问题渠道,用好线下500余支‘五为’志愿服务队伍和3万余名志愿者力量,利用‘码上办’进一步优化服务资源、简化服务程序,认真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全面推进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