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清明假期第一天,代明娟的大棚里就来了不少采摘客。
绿的、红的、黄的……一串串五颜六色的千禧果在春光的映照下显得特别喜庆。孟楼村村民代明娟一边忙着给千禧果盘秧,一边招呼着采摘客,忙得不亦乐乎。
“每年采摘季,整个合作社基地一天能来几百人。”代明娟说。现在来采摘的大都是本地的消费者,以前没疫情的时候周边县区的游客也很多。没说几句话的工夫,代明娟就接了几个电话。原来,孟楼村位置稍微有点偏,不少慕名来采摘的游客直接打来电话问路。
孟楼村是济宁市任城区唐口街道的一个600多口人的偏僻小村,缺乏特色农业产业一直是这个小村庄发展的最大障碍。不过,自从2018年孟楼村党支部领办了孟之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果蔬大棚种植基地,孟楼村才算真正翻开了发展振兴的篇章。
“前些年,不知道咋领着村民发家致富,后来跟着区里组织的学习团去外地考察学习,在潍坊等地看到当地农村依托合作社逐渐发展起来,不仅村集体有了可观收入,最重要的是村民的腰包鼓了。”孟楼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秀伶说。考察一圈回来后,她就召集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开会,研究发展路子。
“2018年,我们成立了孟之园种植专业合作社,随后通过土地调整把村西的集体地划分给村民,村东的地则作为集体地建起高标准果蔬大棚,租给村民,并引导村民种植千禧果等果蔬新品种,以提高亩均效益。”杨秀伶说。现在依托孟之园合作社,村集体每年都有十几万元的租金收入,承包大棚的村民也都富了起来,农忙季节,村里的闲散劳动力还能来合作社打工,每人每月至少能多赚两三千块钱。
代明娟现有的9个大棚,全部是从合作社承包的。今年是代明娟包种大棚的第4年,大棚里的果蔬种类更加多样。“千禧果的种植周期较长,所以今年只种了两个棚,其他的7个棚都种的蔬菜。其中两个棚的菜花再过两个月就上市了,每棚能纯收入1万多元。”代明娟说。近几年,仅千禧果一个品类,给她带来的年收入就超过10万元。
“合作社带给集体的收入,每年都拿出来给全村人分红,分红后剩余的用作村庄建设。”杨秀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