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新农村 > 正文
   

寿光:村里的西红柿越种越小,村民收入却越来越高

2021-11-26 07:20:21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别小瞧了这小西柿子,到了大城市的商超,能卖到十几块钱一斤,比进口的‘洋水果’还贵。”11月初,正是秋茬西红柿采摘上市的时节,寿光市古城街道前疃村党支部书记殷凤海忙着对接一波又一波的客商。

  如今,前疃村如同一个西红柿王国,村里的大棚种植着红、黄、绿、黑等五颜六色几十品种的西红柿。由于品质把控严格,精品小小西红柿地头收购价将近10元一斤。经常有各地商超工作人员,慕名前来对接采购业务。

  前疃村一直有种植蔬菜的传统,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村里就利用简易棚种植黄瓜等蔬菜。后来村民陆续建起冬暖式大棚,开始种植西红柿。“当时村民种植的几乎都是普通西红柿,产量大,销路广,但是全国各地都在种,缺少特色,收益也不高。”殷凤海回忆2010年刚开始担任村主任时的情况。

  经过一番考察分析,殷凤海决定带领村民发展鲜食小西红柿。“当时,一棵普通西红柿苗子是七八毛钱,一棵黄果小西红柿苗子要12元,很多村民接受不了。于是,村干部和党员就带头先试种,结果非常成功,效益比普通西红柿高出一大截。”2014年,殷凤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进一步加大鲜食小西红柿推广力度。

  殷凤海(左)在察看西红柿长势。

  现在,前疃村有600多个大棚,其中小西红柿占到一半多。村里的大棚基本全部采用了水肥一体化、智能温控等农业新技术,从种植到采摘各个环节,实现了全程可追溯。为了统一做大品牌闯市场,前疃村还将周边8家市场组织起来,成立联合社,并申请了“古硕”牌商标。现在村里的每年出口俄罗斯的西红柿就达400多吨。

  为了吸引了年轻人回村,接过西红柿产业的“接力棒”,2016年,前疃村集体统一流转了600亩,作为种养循环农业园区。回村的年轻人,可以优先在园区建设大棚。村集体还主动对接金融机构,帮村民争取优惠贷款政策,发展大棚。2019年6月,前疃村被评为潍坊市首批文明信用样板村。有了这块牌子,村民建大棚时,贷款更方便,利息也更低。

  1985年出生的杨晓丽原来在城区一家超市上班,看到村里新建了农业园区,一些年轻人开始回村种大棚,她也有了回村的想法。2017年,她和丈夫回到前疃村,投资24万元,新建了一个100米长的大棚。去年又投资40万元,新建了130米大棚。现在杨晓丽一年种植2茬西红柿,2个大棚的收入近40万元。“现在种大棚一年的收入,顶城里上班三四年的收入。在村里干农业,很骄傲。”

  返乡青年杨晓丽和丈夫管理着2个西红柿大棚,年收入将近40万元。

  同样1985年出生的殷金平,以前在城里企业当班长,前几年看到前疃村大棚产业发展比较好,也回到村里,在园区建设了2个占地近20亩的高标准大棚。

  在前疃村的农业园区,已经有43户村民进驻建设了大棚,其中41户全部是80后90后年轻人。“年轻人回村后,一方面让西红柿产业后继有人了,更重要是他们带来了滴管、智能温控等新技术、新设备,带动了村里蔬菜产业的提升。”殷凤海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李伟 通讯员 王浩宇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莱西市水集街道:优化小区环境 提高服务质量
下一篇:东阿:立足特色产业 巩牢乡村振兴根基
 
0
 
 
 
 
推荐资讯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增收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业 多点发力点亮绿色经济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观走访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
种下“牧草绿”,治愈“盐碱白”
种下“牧草绿”,治愈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