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鄄城县红船镇勇于探索乡村振兴新机制,不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特色种植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只有真正让农业强起来、村民富起来,才能更好地建设乡村环境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我们一直在路上。”鄄城县红船镇党委委员张保说。
筑巢引凤促升级 打造“红船”农产品品牌
来到鄄城县红船镇大冯庄,39座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翠绿的枝叶下面掩映着一个个香气扑鼻的甜瓜,让人垂涎欲滴,来自寿光市的种植户牛芳正忙着修剪枝叶,黝黑的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据牛芳介绍,他种植的甜瓜主要有羊角蜜、绿宝等品种,这几个品种的甜瓜以个大、皮薄、含糖量高等特点备受市场青睐,目前他主要的销售渠道是供给城区超市。下一步,他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开通线上销售和线下采摘渠道。
给红船镇打上特色农产品种植的标签
“我是寿光人,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红船镇政府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连水电都是镇上帮我解决的,镇上的领导时常到这里查看甜瓜的生长、销售等情况,有时比我都上心。”谈起种植甜瓜的过程,牛芳满是感激之情,“今年甜瓜的总产量预计在60万斤左右,按照每斤3.3元算的话,今年我大概可以收入40万元。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甜瓜种植发展壮大成为红船镇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因为缺乏先进的种植经验和技术,大多数种植户选择的还是茄子、黄瓜、西红柿等常见农作物,而且选择的品种缺乏市场竞争力,效益低。寿光是全国闻名的蔬菜之乡,吸引寿光种植户来种植可以给红船镇的种植户树立一个典型,进而引导他们摒弃传统的种植模式,后续,我们会组织种植户进行集中培训、学习,力争在保证种植效益的同时,给红船镇打上特色农产品种植的标签。”张保说。
年产值过亿元毛木耳成为村民的“吸金石”
鄄城县是全国毛木耳四大产区之一,鄄城县红船镇刘桥村被评为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刘桥村现有毛木耳种植户400余户,种植大棚1500余个,产品畅销山东、河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重庆等地,年产值超过亿元。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刘桥村鄄城县首佳毛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小小的显示屏实时监测着种植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刘桥村已然走上了“科技种植”的路子。大棚门帘掀开的瞬间,一阵湿热的“暑气”扑面而来,经过短暂的光线适应后,记者看到,成人巴掌大小的毛木耳长得密密麻麻,一派丰收的景象。
大棚内“花团锦簇”
“毫不夸张地说,毛木耳已经成为我们村的‘吸金石’。要是专心侍弄一个大棚的话,纯利润能在5万元左右,像我这种的话,一个棚也就是4万元。”说起毛木耳种植,霍道宪像是打开了“话匣子”,黑黝黝的脸上满是喜悦,“我们村的毛木耳不愁销路,每年5月份的时候,客户就自己找上门来了,都是一车车的往外拉。这几年,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村里的建设多起来了,生活也是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今年村委换届的时候,村民一致推荐我加入村委会,这是村里的老少爷们对我的信任。下一步,我会不定期开展技术培训,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村民解决技术问题,把种植成本、风险降到最低,还有,我还打算带领村民发展毛木耳深加工产业,让村民的腰包更鼓。”霍道宪说。
“刘桥村毛木耳产业为附近村庄的村民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每年大约可安置2000余人就业。在这里做工是按件计算的,拿毛木耳的包装工作来说,手脚快的一个月能赚到5000元。”张保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