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9月18日电题:“‘工具’用得好,秋粮装满仓”——山东部分农民备战秋收见闻
新华社记者叶婧
距离玉米收获还有半个月,趁农活不多,今年57岁的山东省平原县张麻村村民张洪春上起了学。
“真没想到俺一把年纪,还能重新上学。”张洪春说,最近老师在讲授病虫害防治和玉米田间管理的相关要点,接下来还有农机耕种管收相关技术课程,“相当于把眼下能用上的好‘工具’都送上门了。”
张洪春上的是“农场主大学”。“这所‘大学’的学生都是平原县承包地50亩以上的农场主,老师是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农业局专家和农机公司负责人,分别教授专业技术、涉农政策和农机操作,课程持续2个月。”平原县桃园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孟庆泉说。
作为“农场主大学”的第一批学生,张洪春的“同窗”是平原县内70多名农场主,其中既有像张洪春这样的种地“老把式”,也有“硕士农场主”“博士农场主”等新型职业农民。
“硕士农场主”“博士农场主”们在“农场主大学”中变得更“接地气”,而“老把式”们则通过“农场主大学”变得更“科技范”。
“以前光知道地里有了病虫害要打药,现在上了课才明白这些病虫害分别都是啥,发生到什么程度需要打药,怎么打药才能绿色高效。”张洪春说。
在距离平原县300多公里的临沂费县,种粮大户葛文启种了近70亩玉米,还有10多天就要收获了。最近,葛文启“入手”了一套工具:烘干设备。
“收来的玉米必须尽快烘干储存,不然很容易变质。以往晾晒脱水的效率太低,每年都有因为脱水不充分而坏掉的玉米,把这么好的粮食浪费了实在太可惜。”葛文启说。
与葛文启不同,张洪春今年首次尝试种植用于鲜食、淀粉加工的糯玉米。为了挣个好收成,张洪春连“农场主大学”开设的网课都没落下,每周有5天晚上都在进行网课学习。
“专家教授把好‘工具’都送上门了,咱学好、用通,就能换来秋收时的粮食满仓。”张洪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