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邹平市大力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进程,以制度建设为先导,通过事前绩效评估、提高绩效目标质量、补齐事中绩效监控短板,在做实做细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完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出台《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和《邹平市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细则》,对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编报、项目支出事中监控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明确了工作流程,建立了“1+1”的绩效管理制度框架。
完善事前绩效评估。2019年先行先试对新出台的“邹平市2019-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项目进行事前绩效评估,围绕项目可行性、预期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到镇街及村庄进行实地调研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论证。2020年又对孝妇河占地补偿项目和中小学生乘车项目进行了现场核实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项目设置的合理性、必要性,逾期效率、效果等进行了科学评估。
做全做优绩效目标编制。自2020年部门预算开始,将所有项目支出都纳入绩效目标管理,不按要求编报绩效目标的项目一律不纳入预算,实现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全力提升绩效目标编审质量,制定了《绩效目标编审工作实施方案》,对编审原则、编审范围、编审程序、时间节点做出了明确规定,按照 “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目标,谁审核资金谁审核目标”的原则夯实绩效目标的编审责任,在预算单位和财政局“双审核”基础上,选择部分单位进行了第三方审核,压实绩效目标编审质量。
补齐事中绩效监控短板。2019年确定18个重点监控项目,采取“双监控、两重视 、一搞活”方式,将重点监控和日常监控结合起来,重视机构管理和重视结果反馈,搞活工作形式,引入第四方复核和专家点评机制,通过组织召开重点绩效监控项目专家评审会、重点绩效监控项目公开点评会等,由第三方机构对前期开展的重点绩效监控项目监控情况向项目实施预算单位、市财政局进行公开陈述,聘请绩效管理方面的资深专家围绕绩效目标设定、项目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进行一一点评,并将专家点评结果与第三方付费相结合,切实了提高监控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