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五莲县汪湖镇发展多种产业项目,引导贫困户就近就业。一项项脱贫举措精准有力,一个个产业项目落地生效,为汪湖镇 “造血”增收、稳定脱贫持续注入源动力。
为帮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汪湖镇集中实施生态友好型、劳动密集型厂房类项目,果蔬大棚等高效生态产业扶贫项目,以产业促进增收,鼓励有意愿、有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务工,实现稳定增收。
在位于五莲县汪湖镇大湖村的一处扶贫大棚里,一串串长势喜人的圣女果在绿叶掩映下,如红宝石般色泽鲜艳、缀满枝头。62岁的崔增芳是汪湖镇仁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和老伴身体都不好,收入薄弱,这些年靠着扶贫政策脱贫后,她又就近来到扶贫大棚打打零工,家庭收入有了稳定增加。
“活不累,就在这里拿拿叶子,摘摘柿子,一天七十块钱。这里边风刮不着,雨淋不着,天天有活干。”崔增芳说。
2018年,汪湖镇投入156万扶贫资金,在大湖村建了3座钢结构大棚,既是大湖村包联干部又是莫家崖头村村主任的莫正鹏主动承包了这几座圣女果大棚。
莫正鹏说,他正好有种植技术,就承包下来,“一年上缴党委百分之七的租金,大约十万元左右。他们贫困户年龄大了,去别的地方干活也没人要,来这里干活主要是近,也轻快,没有累活,该帮就得帮,不能说一个人富了就把别人忘了。”
有活干就有钱赚,和崔增芳一样通过就近务工增加收入的还有汪湖镇黑涧岭村的牛洪英。在村扶贫车间里,牛洪英正在清洗、分拣刚刚运到这里的小黄鱼,“我就在这里拣鱼、捞鱼、卸鱼,这个车间在家门口很方便,吃了饭就能来干活。”
2016年,黑涧岭村利用扶贫资金20万元和个人投资15万元,在村头建起了这个占地660平方米的的扶贫车间,以每年1.6万元的价格租赁给承包人,其中百分之三十的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另外百分之七十按差异化原则分配给本村贫困户。牛洪英除了每月能拿到三四千元工资外,每年还可以领到项目收益1390元。
扶贫车间工作人员梁安顺介绍,村里闲的劳动力不用出去了,还有外村的劳动力,多的时候到四十多口人,有时候三十口人左右,“他们挣钱还可以,最低的一天是八十元,多的能挣一百五。”
汪湖镇的仁旺村,就像它的村名一样,是镇上的人口大村,总人口接近1500人,但这个村集体经济比较落后,要想脱贫致富,既要考虑为百姓增收,又得因地制宜,适应群众需求。
“不能摁着牛头喝水,这个村本来就有种植蔬菜的传统,本身原来老式的蔬菜大棚就有十几个,村民有种植的技术,经过广泛征求民意,村民接受了这个项目。”汪湖镇扶贫办主任王龙说。
2019年,汪湖镇利用扶贫资金120万元在这个村新建7个扶贫大棚,变个体经营为集约管理,党委政府“搭平台”,村集体当“媒人”,成立合作社,为承包经营户提供技术指导,实现“合作社+”产业扶贫模式。
“村合作社牵头跟我们扶贫办申请,合作社把这七个大棚打包,一下承包过来,在村里广泛宣传,村里想租赁的不加一分钱分包给他们,这样我们的管理就跟合作社签协议,全权管理,维修养护监督使用,合作社管理,合作社纯粹发挥了党支部的示范作用,给扶贫做的贡献,没有利润。”王龙说。
扶贫大棚承包户王贲刚说,自己投资建设的话,投资太高,这个得十六七万,这样承包才一万多块钱,“因为是扶贫的,所以优惠老百姓,帮助很大,最起码不用投那么大的资,当年就能见到效益了,自己建设的话好几年资金回不来。”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汪湖镇探索出了一条“收益共享、分配精准、群众满意”的项目收益分配新路子,弥补了扶贫项目分红“吃大锅饭”的弊端,让扶贫帮困更加精准。
“根据各个收益村自己提方案,报到镇上来,对他们提的方案中的贫困户家庭情况具体分析,差异化分配,最困难、最没有创收能力的,适当的倾斜多发,自己有劳动能力和来到扶贫项目打工的,能自己创收的,就少分。”王龙介绍。(日照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媛媛弘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