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猕猴桃都是一些常年购买的老客户订购的,一会就给他们快递发走。现在不光交通方便了,快递也很方便,有的今天发走明天就能收到,都是原产地新鲜直邮。”在源泉镇西高村张建广家的猕猴桃园里,夫妻俩正在对刚采摘下来的猕猴桃进行分拣包装。“我们家今年的猕猴桃销售已经接近尾声了,再不订购,就只能等明年才能吃上了。”
9月到10月,是源泉镇猕猴桃的丰产期,镇里合作社、农场、采摘园纷纷迎来大批客商上门收购。源东村保益猕猴桃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董云健告诉记者,仅仅9月10日当天,合作社就卖出猕猴桃2万多斤,11多万元的销售款也已经拿到手了,看着个大饱满的猕猴桃,董云健心中很是满足。
走进源泉镇,就进入了猕猴桃种植的绿色大海洋。沿淄河两岸15公里,已发展猕猴桃1.2万余亩、6000余户,品种90%为碧玉,成为山东省最大的猕猴桃种植基地。源泉镇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要从泉河村村民赵廷安说起。
1987年,赵廷安从泰安果树研究所引进了猕猴桃种植技术,对这个新事物,种惯了传统作物的村民并不接受,于是赵廷安率先试种了3亩,1990年结出硕果。看到有了效益,便陆续有农户把原先的作物换种了猕猴桃。在经历试验种植、品种更新替换、提高种植技术后,农民对猕猴桃种植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2008年,源泉镇猕猴桃种植面积扩大至1000亩,经过10年的发展,全镇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
多年种植,使农户的技术愈发成熟,近些年猕猴桃年产量也逐渐平稳。但今年,农户们的心里却没了底。“今年年初,猕猴桃经历了冻害;夏季又因降水少,发生了旱情;前段时间‘利奇马’过境,猕猴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区猕猴桃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志广说,在经历三次灾情后,农户们的心都一直悬着,生怕今年产量受到影响,好在三次灾情都有惊无险,再加上新长成的树今年也结果了,猕猴桃的总产量达到了2600多万斤。
“我们根据翟主任的指导,在发生旱情时及时浇水,发生涝灾时快速排水、施肥,今年不仅没有减产,还增产了不少。”泉河村农户董秀珍笑着说。大家口中的翟主任,是源泉镇农业特色产业办公室主任翟慎红,农户眼中的技术专家。
对于猕猴桃而言,翟慎红不仅是技术专家,还是质量监督员,在他的帮助下,农户们的猕猴桃品质越来越好,得到了客商和游客们的一致认可。从2013年开始,每年举办采摘节,扩大猕猴桃销售渠道。今年,第七届猕猴桃采摘节在源泉镇成功举办,吸引了不少游客。东高村农户张大朋的采摘园里,游客络绎不绝,一天的采摘量至少有2000斤。同时,在本届采摘节上,京东物流与区猕猴桃产业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在全镇设立了7个收发点。“自入驻源泉镇以来,快递和物流加起来,猕猴桃一天走量2.4万斤左右。”京东物流山东分公司淄博渠道经理许宸介绍说。
猕猴桃种植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成为名副其实的富农生态产业,也为源泉镇带来了兴旺的人气。采摘节期间,也带动一大批农家乐、饭店等产业的兴起。农家乐业主张明海告诉记者:“自猕猴桃上市以来,‘源泉人家’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接待上百桌客人,仅虹鳟鱼就卖出了100多条。”
游客们在体验采摘猕猴桃乐趣并大快朵颐的同时,还可到周边景点游玩。辖区几座知名山峰,如大寨山、轿顶山、岳阳山等,已经成为徒步旅游胜地。走进有着“山东第一洞”之称的AAAA级景区开元溶洞,工作人员开心地告诉记者:“在刚刚过去的国庆7天假期里,游客人数突破了3万,门票收入150余万元,预计全年的门票收入可以突破千万。”
人山人海的游客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旅游的魅力,当地农民种的杂粮、散养的山鸡蛋、山泉水养的虹鳟鱼,还有山豆角、花椒、核桃,这些原先走不出大山的农产品,现在也都成了“旅游纪念品”,就连农家人都不稀罕的宝葫芦、大南瓜也能卖出好价钱,一起装进了游客的“后备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