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山东省夏津县人社局局长刘明厚正在经历“幸福的烦恼”:县里一年5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仅8个月就被用掉了5100万元,马上亮起了“红灯”。他一方面向市里申请补充担保基金,另一方面与金融机构联系开“绿灯”。
“以前,即便我们‘上门求人’,创业担保基金也用不了1000万元。而这两年,我们扶持了2530名创业人员,贷出1.36亿元。这说明上级政策落实有效,社会创业积极性也高涨起来。”刘明厚说。
据统计,两年来,夏津县新增城镇就业7241人,城镇失业再就业1551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67人,农村转移就业12566人,就业管理覆盖率达到100%。夏津县人社局也被评为“山东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县逐步探索出一条依托人才聚集、经济好转、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之路。
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
夏津县就业办主任侯庆峰在人社系统工作了30多年,他介绍,夏津县从1987年就开始搞就业培训,随着形势的发展,就业培训的内容和对象也在不断发生转变。但县里的服务理念一直没变,那就是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育什么样的人才。
作为小县城,当年夏津县的就业机会不多,每年培训的300-500人几乎都去北京、江苏昆山等地打工了。而今,返乡创业的人多了,在家门口就业的人也多了。
针对这一情况,夏津县把原来的钳工、焊接、电子装配等为“走出去”做准备的课程进行了调整,重点培训就业技能和创业意识,为“留下来”就业、创业打基础。据悉,两年来,夏津相继开设了家政服务、建筑工程、计算机电商等15个类别的就业、创业课程,共培训各类技能人员5000余名,结业考试合格率达到99%以上,培训就业率达到91%,其中有2/3都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
培训内容变了,承担培训的主体也更丰富了。侯庆峰介绍,以前主要依托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培训,也就是人社部门“自己搞”。现在通过招投标选取有资质的培训机构,鼓励“社会搞”。通过验收后县里给予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夏津天泽母婴护理职业培训学校就是今年政府购买培训服务的中标企业之一,获取了人社系统的培训补助近百万元。学校开设了针对农村妇女就业的月嫂、育婴师、保育员、心理咨询师等专业,通过承接“订单化”培训,已经有1221名妇女获取技能并取得职业技能证书。
除此外,培训对象也在转变。以前培训对象主要是城市待业青年。而今主要对象变成了农民工、创客等。现已成为阿里巴巴旺铺店主的夏津县鑫泽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朱兆波,就是夏津县就业办电商培训班的学员。“我们一期有40名农民工参加,结业后像我一样从事网售地瓜的就有10人。”朱兆波介绍,利用电脑,他把家乡沙土地的甜地瓜销到了全国各地,每年销售额1000余万元。
创业扶持让梦想飞扬
这两年,得益于青沃创业孵化基地,山东农业大学与夏津结下不解之缘。两年前,山东农业大学毕业生王传振创办的新丝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进驻青沃创业孵化基地,开发了桑黄、桑叶茶、桑叶面等桑产品。两年后,新丝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孵化成功,还在青岛开设了分公司。公司成功孵化搬出基地的同时,王传振的3个师弟,同样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的聂阳、刘书程、张金也来到了青沃创业孵化基地,一同入驻的还有他们的创业梦想——三生万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个合伙人分别来自江苏徐州、山东潍坊、山东泰安,当问到他们为何来到夏津这样一座小城的时候,他们坦然地说:“当时也考虑在二线城市创业,但是这里更适合我们。”他们从青沃创业孵化基地办公室主任石占赢那里了解到,小微企业入驻园区第一年免租金、第二年租金减半,水、电、网也是全部免费的。同时,园区还配备知识产权代理公司、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公共服务机构。除此之外,园区还有扶持资金1000万元,对有潜力的创业项目技术入股或直接投资。
以电商和大学生创业为定位的青沃创业孵化基地已经吸引72家企业入驻,孵化成功41家,在孵30家;而以农副产品批发为定位的中贸兴农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了22万平方米的设施,入驻了60家在孵企业;以羊绒加工为主的鲁冀羊绒产业园容纳了40多家羊绒加工企业,以工艺品生产为主的连城创业园正在建设中。
夏津县委书记才玉璞介绍,全县大力推广“一窗无差别全科受理”的改革,对全省办理时限进一步压缩,提出了“1225”目标,即新开办企业1个工作日内完成;2个工作日内完成房屋交易、税收缴纳和转移、抵押登记等不动产登记相关事项;25个工作日内完成包括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在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其中重点项目从立项到开工许可15个工作日完成审批,实现“拿地即开工”。
解“百货郎”的百家事
“南王香油坊、谷庄百货郎”是在夏津流传甚广的一句俗语。善于吃苦打拼的夏津人早年外出做生意的多,南城镇南王村把小磨香油坊建到了全国各地,而田庄乡以谷庄村为中心,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就有在北京、天津等地从事小商品批发的传统,全乡两万人有7000多人在外从事这一生意。
近年来,掘得第一桶金的“百货郎”们开始投资家乡。韩振国就是其中典型之一。在外打拼20多年的他投资10亿元,建设了占地260亩、鲁西北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农副产品集散市场——中贸置业市场发展有限公司。
“县里千方百计解决创业、务工人员的现实问题,让他们安心创业、就业。”夏津县委副书记、县长高善玉介绍。如今,夏津县建立起了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将就业综合服务中心设在了人力资源市场,各乡镇建立人社所,村村发展协理员,实现了就业服务全覆盖。
同时,人社部门及时向教育部门及县委、县政府提供农民工进城务工人数和增长预期。夏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薄、解决大班额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工作,建设校建项目98个,总投资12.1亿元,按照就近就学的方式,县城学校累计接纳进城务工子女3358人次。
除此之外,该县还督促企业改善务工人员生产生活条件。将农民工住房问题纳入城建总体规划、在企业建设夫妻宿舍、加强农民工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根据常住人口合理规划配置城镇公共卫生服务资源,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和家属与城镇户口平等享受医疗卫生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