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黛瓦、古朴自然的晚清风格进士故居韵味悠长,门上的福字和对联透露着渐渐浓郁的年味,整齐划一的开心农场和隐藏在树林中的风水谷散发的诗意扑面而来……一进莱西市水集街道产芝村,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落和充满田园风情的乡村景色映入眼帘。
美丽乡村建设给产芝村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村党支部统筹进士故居、泥塑柳编文化、生态田园采摘等乡村旅游资源,让村民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产芝村的发展是莱西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缩影。2018年以来,莱西市围绕“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服务美、人文美”的“五美”原则,成功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15个,达标村230个,多措并举让村庄发生脱胎换骨的美丽嬗变,推动农村建设展现新面貌。
科学绘制建设蓝图
“有树、有花、有路灯,而且家门口就有企业,上班方便,就是让我搬到城里也不去。”随着北汽新能源莱西生产基地的落户,姜山镇后张家庄村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一跃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核心区,在附近企业上班的后张家庄村村民高春茂说。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的日臻完善,村庄建设进一步提档升级,道路亮化、生态绿化、村内亮化等一系列工程相继实施, “风景”变成“产业”,“美丽”转化为“生产力”,后张家庄村的“美丽效应”越来越凸显。
“莱西市生态禀赋得天独厚,乡村文化源远流长,发展条件优越,将美丽乡村建设与莱西实际有机结合是我们编制规划的重要原则。”莱西市农工委办公室主任邹新占介绍,按照“村点出彩、沿线秀丽、产业兴旺、全面整洁”的标准,莱西市聘请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4家具有甲级资质的规划设计院为美丽乡村建设进行规划编制,不仅将产业支撑作为乡村规划工作中的首选项,还充分发挥莱西生态环境宜人,文化底蕴厚重的特点,将“乐在莱西”乡村旅游品牌打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兼具“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独特“气质”,形成“一带一湖四线”的美丽乡村总体建设架构。
打造新时代宜居乡村
在马连庄镇岚桑村文化活动广场上,不少人正在锻炼身体。村党支部书记徐芝江说,修建广场以前这里周围全是垃圾和旧房子,很影响观瞻。如今,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村里先后修建了广场、硬化了道路、栽植了苗木,并且对老旧房屋进行了修缮和外墙粉刷,提升了村容村貌,村民们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也变得更足了。
2018年,莱西市牢牢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充分尊重村庄自然原生态,坚持将绿色打造成为美丽乡村的生态底色,把路旁塘边、房前屋后作为绿化重点,乔木和灌木相搭配,节点打造和整体营造相结合,拆违植绿和清湾补绿相补充,栽植各类苗木91万多株,让花草掩映、绿树成荫成为村庄的景色。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莱西市农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左敬涛说,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莱西在实施美丽乡村打造的同时,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治理,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硬化村庄道路面积30多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520盏,新建修复排水沟渠3.5万米,打造景观小品100余处,如今村庄面貌不断优化,“一户一品,一村一画,墙外是景,墙内是家”的美丽格局初步显现。
既有颜值 又有成效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省第一个独立的地方红色政权——胶东行政公署迁至马连庄镇河崖村办公,时任胶东行署主任的汪道涵也在该村居住,相关旧址保存完好,此段重要革命历程却在地方史志上没有记载。如今,河崖村统筹红色资源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对境内胶东行署旧址、胶东地区第一个新华书店旧址、北海银行旧址等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修复,重现当时厚重的革命历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打造工作成效越发凸显。
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莱西市将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邀请专业人士组成文化创意团队,深入挖掘各村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特色文化以及薪火相传、催人奋进的红色文化,精心打造村史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墙等民俗场所,不断赋予村史、民俗、家风、革命历史等新的时代内涵,做到软件硬件两手抓,塑形铸魂双推进,让村庄既“面子”靓,又“里子”美,打造出以东双山村、中庄扶村等村庄为代表的“文化村庄”。同时,莱西市还将移风易俗、遵规守法、孝老敬亲等内容纳入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中,通过设立宣传栏、完善村庄文体小广场、建设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等形式,搭建起群众文化宣传活动载体,让农民在参与中受教育、提素质、树新风。
“要将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提高工作标准,因地制宜,不能将美丽乡村建设简单地城镇化。”莱西市委书记庄增大在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时表示。
如今,莱西市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载体,让农民在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道路上昂首前进,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莱西土地上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