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移风易俗相关文件精神,该镇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把移风易俗工作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形成节俭养德的良好社会风尚。
强化组织领导 层层压实责任
这些年,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愈演愈烈,不但造成严重浪费,还给老百姓带来沉重负担,因此,遏制陋习势在必行。为促进此项工作顺利开展,该镇专门成立领导组,82个行政村全部组建红白理事会,由村干部担任理事长,并与镇签订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发动村干部把村内德高望重、具有红白事办理经验的退休干部、老党员、老同志纳入其中,做到村村有人管、事事有人抓,并将其列入村级考核的一项主要内容。要求镇村党员干部和理事会成员积极发挥带头作用,严格遵守红白事宜的有关规定,以点带面,逐步在全镇展开。
“为了便于移风易俗工作的有效开展,我们在不违反上级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在一些2000口人以上的村庄设立了多个红白理事会,理事会负责人由主要干部兼任……”仁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力宣传引导 营造舆论氛围
为确保“移风易俗,简办婚丧嫁娶活动”顺利开展,该镇积极宣传发动。定期召开移风易俗会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及理事会成员严格遵从喜事从简、厚养薄葬的规定,对群众的红白事严格把关,做好服务工作。通过村级广播、横幅标语、手绘宣传画、倡议书,微信群以及村级娱乐队说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引导群众破除陋习,使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尚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发挥文化优势 倡树乡风文明
仁风镇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注重与该镇特有的“仁义之风”文化传统相结合。
相传,唐初名将薛家军征东途中,驻扎齐州迎风镇休整,军纪严明,对当地百姓秋毫不犯,鸡犬不惊,得到“迎风”各界人士及百姓的爱戴,纷纷杀鸡宰羊慰劳众将士。薛将军了解时值当地大旱,百姓正在为生计畏难发愁,还如此款待东征军,甚为感动,大赞“迎风”真乃“仁义之风”也,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 “仁义之风”从最初的 “仁义”“诚信”“道德”之意,已逐步深化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忠孝勇恭廉”之意,蕴涵着盛唐的优良文化,这与当前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诸多吻合之处。
为此,仁风镇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把通过加强党员日常管理、教育、考核,从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入手,逐渐地形成崇尚廉洁、勤政为民的党风,由此催生出优良的政风,由政风推进民风、家风、村风建设。同时发挥现有村风较好的村庄引领示范作用,例如西街村、高家注重“以孝治村”“崇文尊师重教治村”,结合全镇现有的鼓子秧歌资源、崇尚文化的优势,通过发展庄户剧团、壮大鼓子秧歌表演队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等方式,来促进村级精神文明建设,来逐步地影响和改变村民的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法治思维和规范化思维。此外,还结合各村实际,制定和完善符合村庄实际的《村规民约》,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大力推进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善行义举四德人物、十佳乡贤等推荐评选工作,深度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塑造乡风文明,为“仁义之风”注入新时代的内涵。
注重监督检查 严肃责任追究
镇、村广大党员干部要严格按照县、镇移风易俗相关规定办理婚丧事宜,不得以各种名义违规大肆操办酒席。镇纪委严格落实执纪监督问责,如发现有党员干部严重超标准、超规模或变相超标准、超规模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对工作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村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问责村干部。
下一步,仁风镇将继续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反对铺张浪费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破除封建迷信,革除陈规陋习,强化舆论监督,努力在全镇形成节俭养德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培育优良乡风文明,推动仁风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