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坊子乡西任铺村,记者看到,任万勇正在自家的蔬菜大棚里忙活着,别看他是“80后”,种植大棚蔬菜已经有五、六年的经验。
【同期】 坊子乡西任铺村村民 任万勇
“第一年弄得不太好,那时候一个棚一年能收入5万左右,然后连续两年毛着能有16万,行情好的时候净收入12万多吧,收入跟打工差不多,好的年头甚至要比外边更多一些。”
任万勇大学专业是电子信息,毕业后在江苏一家公司工作。每年过年回家,他都能看到家乡的新变化,看到不少村民靠蔬菜种植致了富,这让他决定回乡创业。
【同期】坊子乡西任铺村村民 任万勇
“咱坊子这边有比较成熟的市场,从北京往这,平原西葫芦是比较出名的,每年冬天看见他们卖瓜的情况,基本上收入还比较可观。基础设施包括路灯、公路、家里安得抽水马桶,都比较接近楼房设施。”
回到家后,任万勇建了两个百米高标准设施大棚。不懂种植技术,他就在书上、网上查资料,或在乡镇开展的技术推广活动中学习。因为敢于运用新技术、新方法,他很快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经验,种植的蔬菜产量高、结果期长,一年能比别人多卖上万元,还成了村里的免费技术员。
【同期】坊子乡西任铺村村民 任万勇
“岁数大的种大棚有的就是延续以前的一个传统,别人怎么种,咱就怎么种。现在有一些新技术用上确实看出明显的增产增效。现在用滴管也不算太普遍,想试一试,及时给作物提供养分,长势应该会好一些”
销售是让很多种植户发愁的一个重要环节。恩城镇大庄村的张广辉却用一部手机解决了这个难题,借助网络平台,他种植的蔬菜水果远销到东北三省、上海、江苏等地区。
【同期】恩城镇大庄村村民 张广辉
“现在有的人需要摘瓜的时候,他说你给我拍个视频,特别新鲜,他想要什么样的咱给他发什么样的。”
28岁的张广辉是一名“棚二代”,其父母从事大棚水果种植20多年。2016年他回乡接班父母搞大棚,在一家人的努力下,实现了种植规模倍增,并成功开拓了观光采摘和电商销售。
【同期】恩城镇大庄村村民 张广辉
“现在生活节奏比较快,年轻人都从网上买,还省去中间商的费用”
因为管理细致、筛选严格,他种植销售的甜瓜质量更好,常常供不应求。
【同期】恩城镇大庄村村民 张广辉
“咱用的水肥一体化,省去人工浇水。今年下半年再上一个自动放风气,自动放风,从手机上就能看到,比较节省人工。”
敢创新、肯吃苦的年轻人给农村带来了新气象,让农业更加“时尚”。 同时,这些正在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农民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