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是平原县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现有蔬菜面积14.5万亩;产量120万吨;产值22.8亿元,占全县种植业的43%。蔬菜是高附加值农作物,作为全国“菜篮子”主产县,平原既要利用有限资源转换动能,又要解决农民致富问题,以当地优势资源发展蔬菜产业是个好选择。
近年来,平原蔬菜产业聚焦“产业调特、产品调高、业态调新、结构调优”,品牌强农、绿色兴农、质量兴农的新动能日益凸显。县蔬菜局也成为受省农业厅表彰的蔬菜技术推广工作先进集体。
那么,平原蔬菜产业的新旧动能是如何转换的?
“蔬菜协会给咱贴上了品牌”
种了半辈子韭菜的农户张千彪愈发意识到:传统卖菜渠道获得的收益已经越来越少了。“以前我只走收购一条道,现在有了蔬菜协会指导,我的韭菜成了礼品菜,不光‘上了网’,还贴了牌,增收30%呐! ”张千彪高兴地说。
原来,张千彪深受韭蛆之害,一般农药效果不好,用高毒农药则违法。无奈之下,他找到了平原县蔬菜协会会长傅祥刚:“听说你们见多识广,拿个主意呗。”傅祥刚告诉他,韭蛆是迟眼蕈蚊在韭菜群里产卵的结果,建议用防虫网和臭氧结合进行防治。
深入了解之后,傅祥刚动员张千彪加入协会,对照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还帮他把产品做成礼品菜,贴上“鲁德原”品牌和“七彩庄园无公害标识”,提升价值。
这一招收到了奇效。“我们用新的生产技术、销售模式对韭菜进行了升级,并且做成了礼盒装。每斤价格涨到了10多块。过节时有很多人来找我买,说是咱家乡的品牌菜,让外面人也知道俺家乡不错。 ”傅祥刚说。
平原县蔬菜协会现有会员152个,乡镇蔬菜分会12个,是产业发展的有力推手。目前,平原县采用“区域公用品牌+商业品牌”的互动模式培育壮大全县农产品品牌。2017年,县蔬菜协会注册了“鲁德原”作为县级区域公共品牌,还支持各生产主体注册自己的商业品牌,实行“双标共贴”。
为扩大品牌影响,蔬菜协会产、供、销齐发力。“产”上,加快技术集成创新和推广。例如协会与史丹利、嘉施利建立农企合作关系,建设化肥减量示范基地,针对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作物分别配施不同肥料,并派技术员指导。“供”上,在统一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后实施冷链储藏和配送。“销”上,发展新业态,建立微信公众号“厨恋商城”统一以“鲁德原”品牌进行销售,目前已发展桃园宾馆、学校食堂等固定客户,过完秤就直接配送,保质保鲜。
“我们‘鲁德原’的产品进价采用商超模式,每斤产品比一般收购多二三毛,所以很多经营主体愿意加入我们协会。 ”傅祥刚说。有了这个优势,协会创新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采取“党支部+协会+合作社+农户”模式,即农户加入由党支部领创的合作社,合作社再以会员身份加入协会。该模式将深入推进平原蔬菜产业的三产融合,共享增值收益。
“品牌品牌,有品才有牌。平原的品牌建设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坚持过硬的质量‘产出来’,诚信的品牌‘树起来’,绿色的方式‘讲出来’,产业的素质‘强起来’,产业兴旺的核心要义才能体现出来。 ”平原县蔬菜局长史晓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