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乐本报通讯员张大伟姚向阳
头戴草帽,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5月28日一早,平原县三唐乡于圈村党支部书记于吉香手拿扫帚,和村“两委”4名干部一起清扫起村里的路面,堆放在路边的建筑垃圾也被他们用防尘网覆盖上。“现在环保督查严,村子拆迁平整后,地面也需要清洁覆盖。咱们虽然搬走了,卫生还是得负责。 ”于吉香说。
回忆起发生在3月的那场拆迁工作,村民于德水竖起大拇指,“从动员到拆迁完成,只花了22天的时间,能这么顺利,全县都少见,这多亏了于书记和村干部们又出钱又出力,没让大伙儿吃亏。 ”
于圈村地处平原、德城、陵城三地交界,有村民64户150人,土地1150亩。今年65岁的于吉香是土生土长的于圈村人,为人忠厚老实、敢想敢干,年轻时做过乡镇信贷员,后来经营化肥生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是村里的“能人”。 1983年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35年。
2018年初,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项目——“东海天下温泉康养小镇”落户该村,平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于圈村整村拆迁进入倒计时。时间紧任务重,让于吉香这么有经验的老书记也有些“挠头”,“农村人安土重迁,64户村民虽不算多,但一家有一家的想法。 ”
3月6日接到任务,于吉香带着村“两委”成员连夜研究政策,第二天便召集村民代表召开拆迁动员会,“迁占1150亩地,村里人均7亩,租金每亩每年1200元分两次发放。回迁安置,就地建设电梯小高层。搬迁期间,租房补贴按月发放,每平方米5元。 ”3月9日,村庄迁占评估开始,由第三方机构进行现场评估,公示补偿金额,并对每户出具报告。
“同样是北屋正房,补偿金额为什么不一样? ”“去年刚盖的新房,怎么还没有旧房子补偿得多? ”公示一出,就有村民上门找于吉香反映情况,“早上6点不到就有人来砸门,有时能忙到凌晨1点。 ”他索性卷起铺盖,住进了村文化大院,专门答疑解惑。“谁觉得别人家补偿得多,就领他去现场对比,看看人家用的都是什么材料,盖房花了多少钱。 ”用这种办法,于吉香成功打消了村民们的疑虑,自己却累得嗓子红肿发炎,话都说不出来了。
3月12日,于圈村村民陆续开始搬家,但补助资金尚未到位。于吉香二话没说自掏腰包拿出3万余元作为搬家费,按普通村民每人200元、孤寡老人400元的标准,一次性发到村民手中。并实行村干部负责制,每人对接10多户村民,服务到户,负责解决搬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于书记这么大岁数了,看到谁家有需要,立刻上前帮着搬。 ”村民李桂香说。村里还有171座坟墓需要迁移,于吉香又掏了7万元,利用边角地,建起了一座高标准公墓。3月28日,于圈村整村拆迁完毕,实现零投诉,群众满意度很高。村庄拆迁末期,部分村民的老旧家具舍不得扔,又找不到合适的存放场所,于吉香看在眼里,拿出2000元,帮大家租了一个1200平方米的闲置仓库,专门存放物品。“垫上钱还耽误了自己的买卖,你都60多岁的人了,还这么拼命,图个啥? ”老伴宋秀霞独自在家看外孙,还要一并管理化肥生意,难免有些抱怨。“就图给老百姓实实在在干事儿,党员干部得为老百姓负责,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 ”每到这时于吉香总是呵呵一笑,“你干了什么,村民心里最清楚。这几届投票选村支书,我都是全票当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