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新农村 > 正文
   

聊城东昌府区梁水镇“好政策让俺过上好日子”

2017-09-06 09:10:57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林金彦


  本报通讯员 相宝光

  东昌府区梁水镇镇北赵村由5个自然村形成,全村总人口1100人,由于交通欠发达,贫困人口多曾被定为省级贫困村。2014年,该村建档贫困户173户、393人,到2016年已成功脱贫139户,人均年纯收入也增加近一倍。

  两年之间,地覆天翻,北赵村成功脱贫的秘诀在哪里?党建引领

  找准致富着力点

  2014年以前,北赵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贫穷落后村。2014年4月,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梁志强带队驻村双联共建,他们吃住在村,走街串户,访贫问策,寻找致富门路。

  老乡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帮扶组经过研究,决定从党建入手,首先翻修了村委大院,使老旧的村办公场所焕然一新,随后又筹资建起了文化健身广场。工作队还聘请专家对村民开展农业新技术培训、组织村民代表到寿光等地区参观,激发起村民致富的热情。2015年,村党支部经过调研分析将15万扶贫资金以入股的形式投入到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当年分红1.2万元,全部分配给了贫困户,使贫困户第一次尝到了扶贫工作带来的红利。输血+造血

  脱贫攻坚再加力

  “市法院双联共建工作组走后,区物价局派来了‘第一书记’,今年省监狱管理局又派人来帮助脱贫。他们沿着一条路走下去,想方设法增加群众收入,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我们村越发展越好了!”村支书梅振江说。

  2016年,镇党委政府争取扶贫资金30万元,建起了4个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租赁给有能力、懂技术、会经营的村民,他们当年获到4万余元。“工作组还争取资金,建起高标准扶贫大棚17座。”梅振江说,“它们以租赁的方式承包给村民,预计全村年人均收益至少在500元以上,今年实现全村脱贫没问题!”流转+入股

  家门口也能挣大钱

  北赵村现有一处占地400多亩的苗圃和占地30余亩的驴场,土地是从劳动力缺乏或老年农户手中流转过来的,流转费是每年1200元。没有了土地,他们就在苗圃或驴场打工,这两家企业每年可为村民提供20万元的务工收入。

  贫困户岳金富年岁已高,劳动能力差,他把全部3亩土地流转给苗圃,虽然不能打工,但每年的流转收入3600元,退休金1500元,加上低保收入2200元,每年7000多元的准收入让他吃喝不愁,生活无忧。“我流转出去2亩地,流转费年收入2400元。”村民安景武说,“现在在驴场搞饲养,每天收入80元,仅此一项年收入2万多元,小日子过得开心舒坦。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使俺这些以往的贫困家庭走上了生活富裕的康庄大道。”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聊城高唐三十里铺镇:贫困户变身“三金”农民
下一篇:郯城庙山镇下好三棋力促中元节文明祭祀活动
 
0
 
 
 
 
推荐资讯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增收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业 多点发力点亮绿色经济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观走访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
种下“牧草绿”,治愈“盐碱白”
种下“牧草绿”,治愈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