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布双起 钟伟
3月初,和煦的春风吹醒了沉睡的麦苗,鲁西大地迎来了又一个明媚的春天。
在阳谷县安乐镇刘庙村村“两委”办公楼里,全国劳模、刘庙村党支部书记刘庆安正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探讨起新一年村里的发展计划。自从当上刘庙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无论大事小情,他都要亲自了解清楚,想办法解决。
26年的村干部生涯,让这个面容略显清瘦却精明能干的鲁西汉子成了整个阳谷县响当当的人物,而这全都因为他将刘庙这个曾经人们口中的“落后村”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明星村”。
群众的贴心人
1991年1月,初任刘庙村党支部书记的刘庆安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当时的刘庙村道路泥泞,水源匮乏,土壤沙化,是远近有名的穷村,连外村的姑娘都不愿意嫁过来。”刘庆安说,“为群众办实事,让村子好起来”成了他最大的目标和心愿。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打破制约村庄发展的“水瓶颈”,刘庆安提出引2.5公里外的赵王河水和“三八”渠水入村的大胆设想。顶着村里部分人怕困难、怕白干的思想压力,刘庆安带领村里的青壮年党员群众,打响了兴修水利的“战斗”。农闲大干,农忙小干,经过三年的苦干,开挖沟渠10里,打机井26眼,2208亩耕地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彻底结束了刘庙村人靠天吃饭的历史。
水引来了,刘庆安抓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带领农户建设科技示范田,繁育棉花良种,开荒种树,挖塘养鱼,村民尝到了引水带来的甜头。
群众的满意度就是刘庆安的衡量标杆,26年的村党支部书记的经历让他深深的明白,只有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办,群众才能把你当做贴心人。
致富的引路人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得人心发暖。如何使一个后进村突出重围,怎样带领群众快速致富,是“当家人”刘庆安日思夜想的问题。
没人才,他就请回了在外经商的共产党员刘学景回家创业;缺资金,他领着村“两委”一班人分头跑贷款,发动党员带头凑;缺技术,他组织人员外出学习,邀请专家前来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1991年底,筹资300万元建起了第一良种鸡场,次年创产值500万元。尝到了办企业的甜头后,他们没有小富即满,而是将鸡场更名为凤祥集团,摸索出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养鸡致富。目前,凤祥集团已发展成一个集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和金融投资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
企业发展了,集体经济壮大了,全村投资2000多万元规划改造了村庄,家家搬进了高标准住房;教学楼、医院、村“两委”办公大楼等别致壮观,俨然一座“乡村都市”;服务业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投资建起综合大市场、商业街和大型超市,商业区实现了美化、绿化、亮化、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