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田欣
“你看现在的厕所多干净,水一冲,一点臭味都没有。”日前,在桓台县荆家镇伊家村村民宋进华家中,改造后的厕所墙壁上贴上了瓷砖,安装了坐便器。“没想到俺们能这么快就用上‘城里厕所’。”宋进华说。
桓台县委、县政府将改厕15000农户列为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的重要民生项目,各级政府负责买单采购、安装,使农民群众从“要我改厕”变成“我要改厕”。在补贴方面,村民改一个旱厕可享受到市县镇三级补贴。截至目前,该县已改造完成9054户,其中12个村完成了整村制旱厕改造。
旱厕改造开始后,许多村普遍遇到“群众嫌脏不愿改、封建迷信不敢改、常年在外无人改、档次太高无钱改”四个难题,如何破解这四个难题,东孙村示范出了成功的样本。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树海说:“我们用统一出栏(或个人出栏集体补贴)的办法,破解了‘不愿改’问题;常年在农村居住的老年人思想都比较保守,我们就用政策宣传引导,以党员干部先带头后逐街逐户改造的办法,破解了‘不敢改’问题;用片区奖励和施工队伍竞争的办法,破解了‘无人改’问题;用统一施工、简单实用集体补贴的办法,破解了‘无钱改’问题;
“改厕”也让东孙村看到了一条“循环发展”的途径。东孙村有国家蔬菜标准园,是我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园区内种植的四色韭黄全部使用有机肥料,该村就以旱厕改造为契机,建设了4个大沼气池,并专门配备了沼渣处理车提供清运服务,村民家的便池如需清理,只要拨打一个电话就可以,全村清厕和沼气池产生的沼渣沼液将统一全部用于蔬菜园施肥,实现旱厕改造与发展生态农业相结合。有了东孙村的例子,其他村也纷纷效仿。
旱厕改造让桓台真正发挥了“小厕所、大民生”的效用。今年8月20日,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上,该县荆家镇伊家村被表彰为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可以说旱厕改造方面取得的成功为其获得此殊荣起到了关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