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强(左)向顾客推荐商品。记者刘振兴摄
7月24日,凌晨5点。天蒙蒙亮,一声鸡鸣打破了宁津县相衙镇编席杨村的寂静。村民王进强从床上爬起来,穿上环卫服,拿起扫帚就匆忙出了门——他得在乡亲们起床之前把村里的街道打扫一遍。
早上7点,打扫完村里卫生,王进强赶紧来到自己开的“快乐超市”,擦拭橱柜,在门口摆好热销商品,开始了一天的营业。
“村里给协调安排了保洁公益岗,一年能挣4000多元;我有点手艺,帮着修剪村里苗木,一年还能挣1700元……”坐在超市门口,王进强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账,脸上乐开了花。
很难想象,眼前这位勤劳的农村汉子,几年前竟是村里出了名的“懒汉”。
说起过去的王进强,编席杨村的村民直摇头。他穷,但也是村里最闲的人,每天端着酒杯无所事事,家里酒瓶子倒了一地,50岁连媳妇也没讨到。几年前,王进强得了心脏病,身体越来越不好,重活不能干,日子过得越发紧巴,只等着村里的扶贫专项资金。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编席杨村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为帮助王进强尽快脱贫,扶贫干部因户施策,找到了适合他脱贫增收的路子。省派编席杨村第一书记江军华告诉记者:“王进强为人热情、脑子活,但就是不爱劳动,安于现状。要脱贫,先要挖掉他思想上的‘懒根’。 ”
干不了重活,江军华就鼓励王进强就近打工,还协调安排了公益岗。为了让他动起来,江军华三天两头往王进强家里跑,讲政策、谈思路,鼓励他用双手劳动致富。时间长了,王进强坐不住了,心态慢慢发生了转变,“人不勤快,党和国家的政策再好也没用,好日子都是自己干出来的。”通过“转变思想+就业帮扶”,王进强变勤快了。
自那之后,“懒汉”王进强戒了酒,开始早起给村里打扫卫生、修剪苗木,之后他又萌生了在村里开个小超市的念头。“现在村民买东西还得去邻村,我白天没啥事,开个超市既能方便大家、也能多挣点钱,少给政府添麻烦。 ”看王进强找上门,江军华又惊又喜,立刻协调村里一处闲置房让他无偿使用,和村干部帮忙粉刷了店内墙面、办理相关手续,又帮他联系了进货渠道。
2019年10月,王进强的“快乐超市”开业了。谈及为何取名“快乐超市”,王进强说,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他实现了脱贫,开启了新生活,现在,他正一步步奔向小康,每天生活充满快乐。
“其实,在扶贫工作中,依赖政策、‘精神脱贫难’的现象比较常见。 ”江军华坦言。以编席杨村为例,在2018年精准扶贫筛查中,全村一共105户、407人,贫困户达到9户、23人。之前,村里闲人多,勤快人少,政策懂得多,就是不行动。“精神脱贫难”成为脱贫攻坚最大的“拦路虎”。
编席杨村党支部书记王殿卫介绍,该村是典型的以农业种植为主的村庄,过去农业基础设施较差,扶贫产业少,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江军华驻村后,帮着深挖沟渠、加宽生产桥,还挖了2眼深水井,可满足500亩农田灌溉使用,村民浇地再也不用“看天吃饭”。随后,江军华又协调资金,会同相衙镇政府全面改善村居环境。“如今农业条件好了,闲人也少了,扶贫干部这么帮咱,咱得对得起人家。 ”村民王云森说。
落日余晖洒在编席杨村,房屋墙面干净整洁,一条条硬化道路宽阔平整,新修建的文化广场和健身广场里传来孩童嬉戏声,编席杨村旧貌换新颜,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
◆短评
扶贫当扶志 人勤百业兴
为了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困难群众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党和政府想尽了办法。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光靠外力帮助是不够的,关键的还是要贫困群众自己努力。宁津县相衙镇编席杨村村民王进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帮扶工作中,扶贫干部因户施策,找到适合贫困群众的就业路子,做到“精准帮扶”,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致贫原因多种多样,想真正找到“懒根”所在,就要加大关心关爱力度,勤往困难群众家中跑,找准发力方向。在当前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阶段,上有党和政府政策扶持,下有扶贫干部全力帮扶,贫困户只要摒弃“懒汉”思想,能吃苦、肯努力,就一定能脱贫奔康。
□本报记者董建新董天力本报通讯员孙久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