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记者欧阳崧 摄
长江日报记者欧阳崧 通讯员王夫之 刘龙腾
“马上要到湖北境内了,眼看着就要到家了,想念妈妈做的豆腐。”1月18日11时40分,虽然已经在大巴上坐了20多个小时,来自江夏区法泗街斧山村的刘国超依然精神十足,他已经五六年没有回家过年,非常想念父母,想趁着此次回家过年多陪陪他们。
年关愈近,思乡愈发心切。1月17日下午1时30分,5台爱心大巴载着239名江夏老乡从深圳龙华文化艺术中心缓缓启动,一路向北,踏上回家的路。此次“情暖回家路”活动由深圳市武汉江夏商会举办,已连续开展五年,陆续把千余名在粤务工江夏老乡送回家过年。
当天,长江日报记者也坐上爱心大巴,从深圳出发返汉。一路上,乡亲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尽管高速时常堵车,返乡的时间被拉长,但他们并不急躁。历经25个小时、1000多公里路程,大巴顺利抵达江夏区体育馆。
返乡前晚激动得彻夜难眠
广东珠三角地区,有近6万名江夏籍务工人员,每逢春节,购买返乡车票是个难题。为让买不到车票的老乡也能回家过年,深圳市武汉江夏商会从2016年开始就发起“情暖回乡路”公益活动,动员在粤的江夏籍企业家捐款,包租豪华大巴,免费接老乡们回家。
今年,想要买到合适时间的车票也比较困难。来自江夏区纸坊街的沈慧玲,今年是第一次乘坐爱心大巴,1个多月前,她就开始买回家的票,未能如愿。后来,她得知“情暖回乡路”活动,赶紧报了名。“报名后,我总在担心没报上,后来确定有我们的名字,我就赶紧请假,厂里同事很羡慕我们,有老家的大巴接我们回去过年。”沈慧玲说,一想到马上要回家了,她激动得整夜都没有睡好。
刘国超也没有买到回家的车票,但他还是想回家,在深圳打拼了24年,上次回家过年已是6年前。“孩子们寒暑假都会过来玩,但确实很久没有见到父母了,这次回家,带了一些年货,还有给孩子、父母准备的新衣服,装满了五六个行李箱。”
“我们准备了心血管、消化、呼吸等20多种疾病的常用药品,如果有突发心脏病等意外情况出现,我们也能进行及时处置。”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医师胡珺作为随车医生介绍说。在大巴车上,胡珺偶尔会起身,给乡亲们发放晕车药。
家乡快速发展让他们想回来工作
1月17日上午8时50分,距离爱心大巴发车还有四五个小时,吴利就和妻子王艳从东莞市长安镇早早赶到。他们来自江夏区郑店街同兴村,来东莞务工近20年。
从江夏广播电视大学会计专业毕业后,吴利在郑店街找了份邮递工作,一年后,他准备南下广东找机会。2001年,他来到东莞,进入工厂做模具,从学徒慢慢干起,现在已经是管理人员。“刚开始连图纸都看不懂,最后还是坚持下来。”
在东莞打拼这么多年,吴利也感受到家乡明显的变化。“一是老家的工作机会增多、工资待遇逐步提升,二是基础设施越建越好,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三是出门打工的老乡越来越少,都在老家附近找了工作。”吴利说,他们村几乎没人在南方打工了,只剩他们夫妻俩。
如今,吴利也开始在老家附近找起了工作。去年,他在家附近的模具厂应聘了一份工作,由于考虑到工资偏低,他还是回了东莞。“老家这几年发展得特别快,听说郑店正在发展大健康产业,机会肯定会越来越多,我就想留在家工作,明年可能就不出去了。”
1月18日下午2时50分,爱心大巴顺利抵达,江夏区体育馆广场上,几十辆志愿车辆早已在此等候,老乡们下大巴后,志愿车辆接力把老乡送回各自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