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玉东通讯员 杭千芳
2018聊城市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中,莘县大张家镇的残疾人和翠丽带领残疾姐妹创业的故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翠丽经历过哪些坎坷波折,又是如何走上创业之路的,近日,记者采访了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的和翠丽。
和翠丽自幼胯关节错位导致双腿残疾,从小就时常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虽然身体残疾,但和翠丽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从小养成了不服输的性格,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坎坷的人生。
高中毕业之后,作为家中的老大,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回到家,帮助父母务农。结婚之后,又开过超市,后来,她考取了残疾人专职干事。凭借个人的努力,她不因自己的身体残疾而自卑,而是觉得能为残疾人事业贡献力量而心生自豪。
当看到有很多残疾人因为身体原因难以就业,陷入困顿生活时,和翠丽萌生一个想法——开一家服装加工厂,让那些双腿残疾但双手灵活的残疾人能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
她创业的想法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十几个志同道合的残疾朋友积极响应。2016年11月,和翠丽的万家和服装厂正式开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她和姐妹们的创业迈出了第一步。隔行如隔山,虽然之前有心理准备,但因为没有经验,服装厂刚起步时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于是,她们就外出学习。参加服装博览会、考察市场、学习服装厂生产管理经验……最让她们难受的是,很多企业看到她们是残疾人,不愿合作。更有甚者,有一次被一个外地客户欺骗。面对重重困难,她们没有气馁,而是继续耐心地寻找客户,争取对方的理解和信任。凭借诚信的品格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她们终于争取到了更多订单,赢得了客户的满意和信任。
身为残疾人,和翠丽更了解残疾人的艰难。服装厂招工时,只要是残疾人能胜任的工作,她们就优先招聘残疾人,现在服装厂里的15名员工都是残疾人。王瑞芳、张金凤等几个轻度残疾的员工,是非常熟练的缝纫机工。张永华双腿不能行动,但精通电脑技术,就当上了会计。还有耿江玲、陈香红,都是肢体残疾,负责简单的手工缝制。张利敏和丈夫都是残疾人,还要扶养两个孩子,家庭贫困,通过在服装厂就业,生活在慢慢好转。通过创业,和翠丽不仅解决了不少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她们实现了精神独立,能够抬起头自信地生活。
当地政府对和翠丽创业十分关注和支持,莘县残联给了1万元的自主创业基金。2017年,万家和服装厂被评为省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企业获得了5万元补助扶贫基金,还清了服装厂的外债。2017年5月,莘县残联委托劳动技术培训学校在服装厂举办残疾人缝纫机维修暨缝纫技术培训班。
政府的扶持让她们如沐春风,现在服装厂已经有了稳定的订单来源,但都是小订单,业务量不太大,只能维持正常经营。和翠丽打算今年进一步扩大规模,争取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共同走上创业致富之路。“有梦就有希望,只要不懈努力,就会活出精彩的自己!”面对未来,和翠丽信心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