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构建“蓝色粮仓”
水产种业是海洋牧场的核心要素,东方海洋的科技创新之路就是从培育优质苗种扬帆起航。走进东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展示馆,可以详细了解到企业的海藻、海参、鱼类、贝类苗种繁育状况。
“公司建有全国保存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大型海藻种质资源库,率先将海带配子体克隆技术从实验室引入到育种、保种和育苗生产环节,以前沿科技颠覆传统的生产方式,拥有5个国家级海带新品种和1个国家级耐高温刺参新品种,极大提高了水产养殖业的良种化水平。”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洋事业总裁唐积玉说。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依托海洋牧场,东方海洋在海水苗种繁育、生态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休闲渔业、保税仓储物流、精准医疗等方面构建了全产业链。
唐积玉介绍,在养殖环节,公司探索出海洋牧场生态养殖和陆地工业化绿色养殖两个模式;在加工环节,公司每年加工各种原料5万多吨,并通过科技提升产业档次,从传统食材加工推进到食品加工、保健食品的开发和生产。
打造水产种业硅谷,促进产业发展提档升级,烟台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依托国家海藻和海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实施水产良种工程,建成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16处,其中,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7处,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研究推广半滑舌鳎、三文鱼、杂交鲍等名优养殖新品种40余个。目前,农业部在全国推广的水产新品种有10个出自烟台,占全国的1/4;烟台大菱鲆优良品系选育项目国内领先;“东方系列”杂交海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全球首次实现大西洋鲑鱼规模化工业养殖,全市渔业科技贡献率达到85%以上。此外,突出精深加工,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烟台以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为核心,推动烟台水产加工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单一加工向加工、物流、贸易融合转变,全市共有水产品加工企业396家,年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产值386亿元,产品出口71个国家和地区。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