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9月17日电(记者王阳)17日,“第三届丝路法医联盟会议”在山东烟台开幕。会议将围绕“法医科学的研究与应用”,汇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欧美法医科学领域的顶尖学者,交流、探讨国际法医科学领域的焦点和趋势、经验和成果。
国际知名刑侦鉴识科学家李昌钰担任本次会议主席,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院院长李生斌和波兰华沙大学副校长塔德·托马兹斯基塔德担任执行主席。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印度国家科学院、德国国家科学院、丹麦皇家科学院、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等机构在内的100余名来自阿联酋、丹麦、印度、约旦、马来西亚、波兰、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法医科学领域的专家院士、知名学者,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行业领军骨干、企业出席本次会议。
“未来一年时间我们将积极推动丝路法医联盟国家,建立司法鉴定新技术和标准,包括基因组分型技术运用的标准程序等。”李昌钰表示。
李昌钰说,目前中国法医科学技术水平和仪器设备发展很快,刑事鉴识科学、法医基因组学领域的一些专业学科甚至领先国外。他建议要树立国际间、地区间合作意识,建立大数据库、DNA数据库,进行数据共享。
会议组织方介绍,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为法医科学揭开了崭新篇章,为国际跨领域合作打下了“共有、共为、共享”基础。在“一路一带”倡议下,沿线多国家、多领域、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开放合作成为法医科学发展新趋势。
“第三届丝路法医联盟会议”由烟台市人民政府、丝路法医联盟、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围绕一个主题“法医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开展五个主旨演讲,二十五个国际专家报告,一个国家标准会议。
据悉,丝路法医联盟近年来为各国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提供平等交流平台,开始在推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和地区之间在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司法服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中发挥作用。丝路法医联盟依托华大集团技术和实力,与公安、司法、高校等合作,坚持教学、科研、鉴定、产业一体,在我国多地建立司法鉴定中心,成为规模化的高水平机构。(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