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社会 > 正文
   

“农民的带头人”余留芬:把穷村带成小康村

2017-10-10 14:51:46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作者 杨云

  乌蒙磅礴,山高谷深。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民众,曾经深受交通不便之苦。地处乌蒙山深处的贵州省盘州市淤泥彝族乡岩博村,就曾经长期因此而“人穷志短”,成为“吃粮靠救济、穿衣靠救助、用钱靠贷款”的“三靠村”。
  17年前,31岁的农家妇女余留芬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群众以修路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保护生态改善环境。17年久久为功,岩博村成为远近有名的“小康村”。
  岩博村原村主任肖直顺告诉记者,“原来进出村只有山路和羊肠小道。余家妹子带头修路,出钱出力,才让岩博人比邻村早十年走上了不沾泥浆的大路。”
  那是2001年春,余留芬上任村支部书记仅7天,便组织召开首次“院坝会”商量修路。
  余留芬给大家鼓劲:“人穷志不能短,连条路都修不起,外村人怎么看得起岩博人。”
  说干就干。白天,余留芬和村民们一起上工地,搬石块、掌钢钎、抡大锤;晚上,她又挨家挨户鼓劲加油。历经3个多月苦干,一条宽4.5米、长3公里的进村路通了。
  “一起干,挑重担,要结果。”这是岩博村人对余留芬这个书记的“初印象”。
  随后几年,余留芬又带领村民先后修通长达28公里的通组路,让岩博人彻底告别了“行路难”。
  修路,让一个31岁的农家妇女从此真正成为岩博村人的当家人、主心骨;她以羸弱的双肩担起了岩博村脱贫致富的重担。
  余留芬时常脚穿胶鞋奔波在田间地头,走组入户,访贫问苦,进山种树。她被岩博村民称作“大姐”“大姨”“奶奶”,很少有人称呼她的“官衔”。她说:“共产党人什么困难都不怕,就怕脱离群众。”
  “做群众工作,首先是个感情问题,有了深厚的百姓情怀,就有了为民利民的自觉自愿。”余留芬告诉记者,“我就是一个农民,做农民的带头人,必须时时处处从农民的角度去理解农民,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么‘为民’、怎样‘当家’。”
  “村事太多!家大难当!但她与父老乡亲始终保持着一种水乳交融的紧密联系。”被余留芬多次“拜访请贤”的“80后”大学生村主任肖玉龙告诉记者,“她反复嘱咐我们,不能让群众吃亏。”
 
  修路,打通了发展“命脉”。筹资赎回集体林场,为岩博挣下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
  余留芬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在林场里修建了休闲山庄,开展经果林种植。
  2013年,岩博村采取“村企联建”的方式,联合村内5家企业组建了村企联建型联村党委,提升了村级党组织发展统筹能力。
  2015年,为带动周边村发展,当地将鱼纳、苏座2个贫困村纳入岩博联村党委共同发展,通过强村带弱村,帮助鱼纳、苏座村845户村民筹资入股企业共同发展。
  如今的岩博村,一栋栋白墙灰瓦两三层楼房点缀在山间,纵横交错的水泥硬化路通到各家各户。主干道上的太阳能路灯、路边的小广场和公厕,展示着这个小山村的可喜改变。
  余留芬上任前,岩博村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元,三分之一的村民没过温饱线,绝大部分村民住在茅草房、土坯房。
  如今,余留芬带领大家把昔日贫困村发展成为拥有集体资产6200万元,集体经济积累达472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5万元的小康村。“依靠党的领导,团结拼搏、不怕困难、艰苦奋斗,这是岩博村取得成功的关键。”余留芬认为。
  盘州市委组织部长吴国兴认为,“岩博村靠山养山,念好‘山字经’,建成了‘党建强产业优生态美百姓富’的小康村。生动地回答了‘发展为了谁?谁来促发展?发展谁受益?受益怎样做?’等关键问题。”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北大清华学霸合伙开烧烤店
下一篇:“中国天眼”新发现6颗脉冲星
 
0
 
 
 
 
推荐资讯
高青:6万多亩麦田实现产业化管理
高青:6万多亩麦田实现
用爱照亮孩子们前行之路
用爱照亮孩子们前行之
白玉木耳助力村集体增收
白玉木耳助力村集体增
红河镇:基质栽培蓝莓结出“致富果”
红河镇:基质栽培蓝莓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