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戎宏之一家感到安慰的是,社会上还有许多人没有忘记像父母这样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每年3月1日是上海市遗体捐献纪念日。那一天,全市各大医学院校的大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到青浦福寿园,为遗体捐献者们献花祈福,向他们表达敬意。医学生们列队站在纪念碑前,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大声说出奉献医学事业的决心。
“看到这些学医的后辈,我感到很欣慰,父母的心愿一定能实现。”戎宏之说,即便没有私家墓地,但每年有这么多人来看望父母,他们一点都不孤单。“就算有一天我们都不在了,还会有人去看望他们。”
生命因奉献而永恒
在周家渡街道社区,戎宏之一家的故事不胫而走。与戎宏之相熟的邻居老太太听说她办理了遗体捐献,很感动,自己也萌生这样的想法。起初老人的家人们并不同意,戎宏之鼓励她与家人坦诚沟通,打消他们的疑虑。最终老人获得了家人的谅解和支持,在戎宏之的帮助下,老人在街道成功办理了捐献手续。
戎宏之说,周围的朋友虽然都很敬佩她,但能付诸行动的仍旧是少数,绝大部分阻力还是源于家人的反对。“全体埋葬,入土为安”,是中国人一贯的传统观念,遗体捐献让很多人在感情上、道义上都难以接受。然而戎宏之却觉得,遗体捐献一方面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帮助节约土地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全人类医疗事业的发展,等于把更多生的机会留给后人。
2013年,上海市共办理遗体捐献登记1666人,角膜捐献登记725人;遗体捐献实现617人,角膜捐献实现27人。虽然数量已较以往上升,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医学教学、科研及角膜移植的需求。戎宏之说,她和家人希望以自己的行动,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遗体捐献队伍中来,“生死轮回,赤条条来去本身就该无牵无挂。人死了之后,身体对本人来说已没有意义,若身后还能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那等于是把自己的生命延续了下去。”(曹文清)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