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社会 > 正文
   

未来高考,会有更多高二学生

2013-06-08 11:46:46  |  来源:钱江晚报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高考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主渠道,“一考定终身”的模式一直广受诟病。  

浙江高校招生,这几年推出了“三位一体”招生方式改革。 

“三位一体”招生,通俗说就是大学招收新生,不再只看唯一的高考成绩,而是按“高校自主测试成绩+高中会考成绩+高考成绩”,按一定比例(一般按20%30%50%计算)计算综合成绩录取。这样的招生方式,高考分数只起到一半作用。

第一年只有2所高校参与改革,到去年已经有14所本科院校和3所高职院校参加。只是招生人数还比较少。2012年浙江统考统招录取新生27万人,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录取的只有1400余人。 

随着浙江高中新课改的推进,与之相对应的“三位一体”招生,招生人数预计将扩大;浙江高中新课改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以后高二学生参加高考的应该会越来越多。 

在呼吁高考改革声里,近年高校招生模式也越来越多。比如去年浙江高考,定向招生增加了培养农技人员、小学全科教师和幼儿教师的试点;高职招生尝试了优秀中职毕业生免试升学。

比如去年浙江大学的“启真班”,通过综合素质测试,提前在高二、高三选拔拔尖创新学生,在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上进行了新的探索。

被称为“小高考”的全国高校自主招生,依然对学子有着吸引力。

高校里,也出现了南科大、上海纽约大学这样的“鲶鱼”。2013年南方科技大学继续采用“631”录取模式,考生考评总成绩中,高考成绩占60%,南科大自主能力测试成绩占30%,学生高中学业水平成绩占10%,按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上海纽约大学则要求每个报考学生参加“校园日”自主测试,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综合录取学生。

两所高校拿出所有名额自主招生,这种方式颇受吸引,每到一地宣讲,就受家长热捧。

曾在教育部任职多年的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认为,未来高校招生,应该把选拔学生的权力完全下放至高校。“为什么要用一把尺子来衡量中国人呢?应该有三千把尺子,让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尺子。”张尧学说。 

对于高考改革的下一步期待,是落实高校的自主招生权,到那时,是否参考、怎样参考高考成绩,由各个高校自己决定。如此,高考“独木桥”才会真正变宽,“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概率也会越来越小。

而高考自身,也在释放改革信号:教育部在今年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韩国学生在济参加中国高考 考后坦言作文不易
下一篇:雷雨突袭泉城 降水量最大累计达到3.2毫米
 
0
 
 
 
 
推荐资讯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增收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业 多点发力点亮绿色经济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观走访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
种下“牧草绿”,治愈“盐碱白”
种下“牧草绿”,治愈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