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各医疗卫生单位同时启动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记者李晶晶摄
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患上了难以对人言说的疾病,无论从生理或心理,他们主动退缩到社会的边缘。但是此前,生命从没如此强烈地唤起过他们对于平等生活的渴望,“隐形”的他们希望夫妻恩爱、孝敬父母,希望自食其力、互相帮助。又一个“12.1”到来了,全社会正在共同努力,为这群不幸的人送去越来越多的温暖。
单亲妈妈希望儿子健康长大
每当看到儿子圆圆的脸蛋,机灵的大眼睛,33岁的小叶都忍不住心酸流泪。5年前,就在小叶临产前不久,丈夫因为吸毒感染艾滋病去世,留下毫无经济来源的母子俩和对艾滋病的恐惧。
小叶绝望地等待着襁褓中孩子的检验报告,阴性反应的报告单燃起了她作为母亲的最后一丝希望。为了儿子,她决定活下去。5年来,小叶艰辛地抚养着孩子,但因为免疫系统受到破坏,她几乎没离开过药物,陆续患上了肾炎和宫颈癌。为了生活,小叶和年过6旬的母亲每天去公园摆摊,卖一些小孩喜欢的零食和玩具,但收入仅够三口人吃饭。“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子能健康长大”,说起儿子,小叶不自觉地红了眼眶。
得知小叶家的情况,海口艾滋病自愿者组织“碧海家苑”志愿者帮忙为她申请最低生活保障。10月份,小叶领到了第一笔低保金390元,“来自政府和伙伴们的关心,给我的鼓励很大。”小叶说,这些关怀给了她努力生活下去的信心。
对抗病魔关爱他人
小谭夫妻俩是不幸的,6年前,第二个孩子出生时,两口子都被确诊为艾滋病感染者。但他们又是幸运的,尽管每一天对于他们来说都得来不易,但夫妻俩一直互相鼓励,不离不弃,抚养孩子成长。尽管两人都在打零工,收入本来就不高,但他们毅然加入艾滋病互助组织,帮助因患病对生活失去希望的同伴。
同样幸运的还有新婚的小王,2009年,被查出携带艾滋病后,女友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对他照顾得更加细心。在女友和志愿者的帮助和疏导下,小王逐渐忘记自卑,拾起对生活的信心。去年,小两口正式领了结婚证,开始经营自己的小商品店。现在夫妻俩都成了海口艾滋病自愿者组织的志愿者,热情地伸出援手关爱更多人。
各种关爱扶助逐渐消除歧视
疾病对人的影响再大,都可以因为爱而变得微不足道。患者良好心态的调整需要社会大环境的包容和关爱,也需要医生、家人、亲友和病友的帮助。
国家已有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地方也在加大财政投入,今年2月份,海口率先全省开通“绿色通道”,为贫困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4名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享受到低保待遇,另有9名正在受理中。
此外,国际艾滋病扶助项目的落户,为海南艾滋病防治引进了全新的理念,一些爱心组织陆续建立,虽然离彻底消除歧视还有些距离,但可喜的是各方正在努力,希望最终能看到零感染和零歧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