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春风传号令,开工鼓声急。昨日,在全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后,我市第一时间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接续举行2025年春季全市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向全市发出了坚定扛牢“走在前、勇争先”使命担当,锚定“一个万亿、五个倍增”发展目标,持续掀起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热潮的动员令。全市上下要闻令而行,闻令而动,干字当头、奋勇争先,以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新突破,为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扛牢经济大市的责任和担当,重中之重就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今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关键之年,更加需要我们加力推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坚定不移扩总量、提能级,在“优存量”的基础上,大力“扩增量”,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昨天开工的201个项目,涵盖“十强”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等多个行业领域,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其中产业项目152个、占比达到75.6%。这些项目竣工投产后,必将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壮阔征程看开局,中流击水看起势。持续掀起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热潮,要持续强化“项目为王”理念,推动资源、要素向项目集聚,全力为项目解难题、疏堵点,做实做细每个环节,以优质服务护航项目建设,举全市之力保障项目落地建设。要一手抓项目、一手抓招商,围绕先进制造、新能源、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盯紧我市重点产业集群,持续招引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形成“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把控项目建设质量,进一步增强效率意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争分夺秒,确保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全力推动项目建设“量质齐升”。
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每一个重大项目都是检验能力作风的“阅兵场”,每一个重大项目都是考验担当作为的“试金石”。让我们乘着2025年春季全市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的春风,进一步强化以项目论成败、以项目论英雄的意识,坚定不移抓项目、矢志不渝上项目,只争朝夕、争分夺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力破万难的决心、攻无不克的信心、战无不胜的雄心,推动项目建设取得更大突破,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拼出济宁更加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