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段书强)1月1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同志介绍山东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情况。
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于永德介绍,近年来,山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持续稳产丰产。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759万亩,全省粮食总产达1142.04亿斤,连续4年超过1100亿斤。山东持续深挖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盐碱地生产潜力,“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等产量,均在高基数上实现新增长。
乡村产业发展质效不断提升。出台支持枣庄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印发乳山牡蛎等8个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启动实施石榴、对虾、深海鱼等省级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14个,累计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8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7个、产业强镇111个,均居全国前列。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新增22家、198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1067家、达到11406家,预计年营业收入2.3万亿元。创新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县级以上非遗工坊达到2320家,新创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2个。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全省农村网上零售额实现快速增长。
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审定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新品种143个,在全国率先实现自然海域规模化产出三文鱼。新培育育繁推一体化企业2家,总数达17家,居全国首位。农业机械化取得新进展,预计全省农机总动力超过1.2亿千瓦、稳居全国首位,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大力实施数字农业突破行动,“齐鲁农超”提量增效,“齐鲁农云”提升完善,省级数字农业发展试点县、智慧农业示范应用基地分别达20个、194个。
要想让山东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卖得好,打造品牌至关重要。于永德介绍,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坚持以“好品山东”为统领,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培育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8个、企业产品品牌700个,其中21个品牌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数量位居全国首位。重点打造“一县一品”,全省共有农产品地理标志351个。依托省部共建的国家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等,制定行业标准、地方标准2700多项,主要“菜篮子”产品实现有标可依。全省认定绿色食品3504个、有机食品135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过万家,形成烟台苹果、寿光蔬菜等8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以及枣庄石榴、高青黑牛、乳山牡蛎等一批特色产业,有力增强了品牌的产业基础和品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