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农业农村局坚持“点线面相结合、一二三产融合”的工作思路,在打造滨州特色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上持续发力,推动全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乡村产业不断提质、和美乡村加快建设,累计承办省级及以上会议22次,相关负责同志作典型发言16次,获市级及时表扬12次,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2024年十大亮点工作
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创新实施粮食产能提升“0543”工程。全年粮食实现“三增”,面积、总产、单产再创新高。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在滨州召开,在全省“三秋”农业生产会上作典型发言。被表扬为“对全省夏粮总产增加贡献较大市”,在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中列全省第一名。
农业基础稳固夯实,助推粮食生产能力提升。新建、提升高标准农田30.7万亩,累计建成522.7万亩,覆盖率近90%,获省委省政府督查奖励激励。加大盐碱地利用治理力度,获批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
脱贫成果巩固提升,项目收益居全省前列。脱贫攻坚项目年度收益1.2亿元,居全省前列。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完成率140%,位居全省第一。“织富工”劳务品牌入选山东省劳务品牌名录。“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政策落实做法全省推广,农村双改帮扶做法在全国推广,纾困帮扶做法获评第五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产业发展提档升级,荣获多项“全省第一”。肉牛存栏量、出栏量、屠宰量均居全省第一,争取肉牛增量提质项目资金4158万元,全省第一。全省肉牛增量提质项目推进会在滨州召开。争取中央棉花提质增效资金2900万元,全省第一。新增1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新增1家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获中央资金1000万元。相关县区入选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农产品加工、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共获省级资金1500万元。
农业品牌持续擦亮,品牌含金量大幅提升。承办农民丰收节、盐碱地成果展、牛肉贸易合作发展大会,组织参加国内外推介活动20余场,“食域滨州”品牌授权加盟企业达110家,市级以上知名品牌达113家。率先组织举办“齐鲁农超·好品滨州”走进北京新发地采购交易会。2个案例入选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典型案例。
科技兴农加快推进,创新赋能促发展。2024年,滨州获评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1县获评全国棉花制种大县;4项技术入选2024年度全省农业主推技术。全国首个国家级“肉牛科技小院”落户我市,新引入3个院士工作站。获批国家重点人才工程等项目5个,引进海外高端人才18人,获齐鲁农业科技奖1项。举办中英禽病国际研讨会,打造中非国家联合实验室。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绿色农业高效发展。在全省率先建立农膜科学使用回收联席会议制度,承办全省现场会,农膜回收率达92.8%。入选省级生态农场12家,数量居全省第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农产品例行检测合格率维持在98%以上,承办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会议。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农村改革不断深化。高质量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等全国改革试点任务。争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1967万元。争取上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5590万。1家合作社入选全国典型案例,5家合作社入围全国500强。
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和美乡村“遍地开花”。新创建省级和美乡村15个,获奖励资金1500万元,省市两级和美乡村累计达736个;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新建设省级示范片区4个,获奖励资金1.2亿元,梯次建设县级以上片区83个。
惠农保障持续强化,确保农业生产稳定。新增“鲁担惠农贷”担保贷款16.2亿元,累保金额达116亿元。首次开展设施农业贷款贴息,为经营主体提供贴息资金222.6万元。全年共争取上级资金28.3亿元;兑付惠农补贴8.1亿元。
2025年,让更多“滨州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全市党建统领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议上的“七个再加力”要求,结合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实际,全力推进7项重点工作(即:“232”工作思路——夯实两个基础、提升三大领域、强化双轮驱动)。
夯实两个基础。夯实粮食产能基础。以打造更高水平“齐鲁粮仓”为目标,持续实施粮食产能提升“0543”工程,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80万亩以上、总产70亿斤以上。严格落实稳定提升粮食综合产能激励、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小麦最低收购价、农业保险等粮食生产支持政策。高质量完成年度高标准农田、沾化区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建设任务,全面提升粮食产能。夯实农民增收基础。新建210个衔接资金项目,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等经营项目,不断提升农户收入水平。持续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年内新培训高素质农民2000人以上,全面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大力推广“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模式,让农民享受到更多产业链增值收益。
提升三大领域。在特色产业领域加速提质。接续实施好沿黄小麦、肉牛、大豆3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重点抓好国家级玉米产业集群项目申报工作。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条,持续向产业链末端、价值链高端延伸,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年内新培育3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490家。争创1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引导县区在改良品种、提升品质、延伸链条上下功夫,培育壮大地方土特产产业。在乡村建设领域加速提档。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力抓好2024年度50个省市级和美乡村、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2个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任务,在此基础上再积极争创2个以上省级片区。大力开展数字乡村建设,2025年新认定市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4个。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争取2025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项目,力争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不低于948万亩,有机肥不低于26万吨,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不低于1.12万亩。在打造“好品滨州”领域提标。围绕打造“好品滨州”,持续提升滨州优质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培育市级以上农产品品牌110个。线下积极组织优质农产品参加品牌推介会、农交会、农民丰收节等活动,线上充分依托“齐鲁农超·好品滨州”品牌馆展示交易平台,让更多滨州优质农产品走出滨州、走向全国。及时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积极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
强化双轮驱动。进一步强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整乡镇全域试点。积极打造全国一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争取成为国家典型案例。争取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资金5000万元以上,完成项目面积50万亩以上。充分利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积极探索“强村公司”“共富工坊”等模式,探索联农带农增收新路径。进一步强化科技兴农。加快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选育小麦、玉米优良新品种20个以上,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面积保持在14万亩以上。建设10个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推广30项(次)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申报1个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新突破。全面提升农机化装备水平,建设省、市级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5家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3.6%以上。
全市农业农村部门按照“113388”工作体系,创新实干,奋勇争先,全力打造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共同体“滨州样板”,力争让更多“滨州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推动滨州特色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不断提档升级。
成功举办“齐鲁农超·好品滨州”走进北京新发地采购交易会。无人植保机飞防作业。看着丰收的小麦,村民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邹平高新街道高标准农田里,大型现代化机械进行灌溉作业。北斗导航精准播种履膜机完成无人驾驶精准覆膜。 滨州全年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中裕食品的面条生产车间。 阳信县水落坡镇刘古良莳光村项目打造“一街一带七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