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明 贾瑞君
通讯员 刘青 薄纯艳 报道
本报东营讯 7月23日,东营海瑞宝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聚氨酯扩链剂成品灌装车间内,工人们正铆足劲儿赶制订单。东营海瑞宝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春花介绍,作为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海瑞宝拥有50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公司系列产品已成为我国聚氨酯扩链剂设计制备行业的领军品牌。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近年来,东营全市科技型企业数量连续保持“双30%”以上增速,在全省率先推行科技政策兑现“免申即享”、率先设立市自然科学基金、率先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在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列第62位。
近年来,东营市抢抓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机遇,依托多年积累形成的传统制造产业优势,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聚焦“结构优化”“数字转型”“节能降碳”靶向发力,有效推动“东营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焕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向绿色低碳要效益,向节能降耗要利润?山东中金岭南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烟气回收制酸工艺改造提升项目,对烟气治理设施、烟气余热回收设施、烟气制酸设施等工序进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的同时,提高产品多样性,项目利用冶炼余热年均发电4500万度,可节约电费约1350万元/年,节约标煤30.5吨,通过回收转化反应热,年回收蒸汽11.88万吨,可节约成本2376万元,节约标煤10692吨。
东营坚持改造产业“非绿色存量”和扩大产业“绿色增量”并举,加强绿色低碳技术装备产品推广应用,持续实施绿色化技术改造,实现节能降耗、减排增效,提升产业“绿色质量”,推动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累计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0家、绿色工业园区5个、绿色设计产品4个;金宇轮胎、赛轮(东营)轮胎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道合药业获评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数字经济时代,将庞大的工业增加值转变为更高效益的工业附加值,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由之路。东营市坚定“智改数转”发展方向,深入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管理效能。华泰纸业“智慧造纸5G全连接工厂”项目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5G全连接工厂试点,全市打造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1个,省级智能工厂16个、数字化车间17个,垦利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省级“晨星工厂”试点县区。
技术改造对于推动产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的作用重大。东营市以“链长制”为牵引,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为抓手,推动企业生产工艺优化和产品质量提升,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自2020年起,全市每年列支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连续三年扶持技改项目225个,带动企业实施技改项目923个,撬动投资517亿元。今年,正在推进的总投资500万元以上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195个。
目前,东营市高端化工、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轻工纺织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35.2%,近三年占比年均提高5.4个百分点;累计培育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1家,制造业入选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42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