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齐鲁大地上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连日来,山东各地工业企业掀起了抢进度、抢机遇、赶订单的生产热潮,努力跑出发展的“加速度”。
撸起袖子加油干,工业生产按下“加速键”。
工业经济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2月4日召开的全省聚力推动工业经济头号工程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实现工业经济量质齐升事关巩固经济恢复向好态势,事关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山东日前印发的《关于聚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的意见》也提到,要多措并举支持企业稳产稳岗,坚决打赢首季开门红攻坚战。
一季度是全年的“风向标”,在工业稳增长上开好局起好步,对于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节后复工以来,各地企业生产线上,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到处都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知难而进、敢于拼搏,更离不开政策上的支持。
《2024年“促进经济巩固向好、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中,针对加大援企惠企力度、全力扩大有效需求、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提速能源绿色转型等方面推出了数十项扶持政策,其中90%以上的政策措施面向经营主体。同时,山东将延续执行首季“开门红”奖励政策,对今年一季度新增工业产值超过3亿元、增速不低于15%的工业企业,按新增产值规模、增速等指标复合计算前100名,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坚持“项目为王”,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
重大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可以说,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
在2024年春季山东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100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总投资达12080.4亿元,涵盖产业升级发展、“七网”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保障、平台融合建设等多个领域。
将目光聚焦济南起步区,总投资365.2亿元、涉及四大领域的12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为全省深化大开放拓展大招商和济南“项目深化年”贡献力量。
来到青岛自贸区,半导体先进装备研发制造中心的建成,将解决半导体装备领域国内卡脖子技术问题;大数据算力中心建设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完善数字产业“新基建”配套;青岛跨境电商冷链厂房项目将为国内需求企业提供冷链存储、流通加工、品质检验检测、渠道拓展等一系列定制化服务。
作为万亿级城市俱乐部的新成员,烟台市今年将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新的跨越。其中,中集零碳智造产业园项目集聚核心技术、新经济产业、上中下游配套资源等要素,打造北方产业链条最全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以全局的眼光和超前的思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大抓产业、重抓制造业,才能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转型升级再提速,传统产业焕新生。
作为全国唯一拥有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山东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发展均衡。2023年,山东规上工业增长值增长7.1%,工业利润增长24.4%,为全省经济发展和全国工业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瞄准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山东将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打开新空间、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山东传统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焕发新生。聚焦冶金、石化、轻工等传统产业,发挥技术改造“点石成金”作用,山东将启动实施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一业一策”完善改造提升方案,年内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万个左右,有效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延伸、高附加值拓展。
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数字经济是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去年,山东信息技术产业营收突破2万亿元,大幅增长12.4%。今年,山东将扎实推进“工赋山东”“工赋百景”,高标准打造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力争年内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0%左右,新增“上云用数赋智”中小企业15万家以上。
接下来,山东将坚持从易到难、分类施策、滚动实施、全面覆盖,面向未实施转型企业“一企一档”开展数字化技术应用普及,面向已实施转型企业“一项一档”助力提级跃升,加快培育“点上标杆、线上示范、面上样板”,力争通过3年努力,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8%左右,深度转型率达到50%以上,两化融合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持续走在全国前列。(薛海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