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杨琪琪
将新生婴儿社保、医保、落户等事项整合成“一件事”套餐线上联办,由“最少跑4趟”变为“一次办好”;将入学所需的户籍、常住人口、不动产等涉及9部门14项数据全部接入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实现入学报名“零跑腿”“零证明”……在青岛,人们对于办事高效便捷的向往,正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全力推动,由憧憬一步步变为现实。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今年以来,青岛立足智慧城市建设,以深化数据赋能为核心,以建设“无证明城市”为抓手,全面拓展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场景,努力把城市建设得更加智慧、更有温度、更有效率。
聚力统筹数据资源。今年以来,青岛将“无证明城市”建设作为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应用工程,持续推动证照证明由“纸质化”向“电子化”转变、由“分散管理”向“集中共享”转变、由“线下提交”向“线上联动”转变。依托全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建成集中统一的电子证照证明数据库,形成“统一调度汇聚、统一程序标准、统一受理需求、统一交互共享”的电子证照证明数据应用管理机制,全市120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电子证照证明办理。大力推进食品餐饮、文化体育、人力资源等13个领域67类电子许可证与电子营业执照联动应用。同时,积极拓展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应用场景,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单个事项”和“单一场景”,集成为企业和市民视角的“一件事”和“一个场景”,提升办事效率。
稳步推进“减证便民”。一方面,在“减”上下功夫,连续4年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全面取消“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和无法律依据的证明事项,目前全市证明事项已缩减至728项。另一方面,在“简”上下功夫,对办证所需材料和证明进行全面精简,能够通过数据共享、“亮证”“亮码”等方式办理的事项,不再要求群众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此外,大力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对能够通过事中事后监管的服务事项,以个人承诺书、线上核查、部门间行政协助等方式进行核实,行政机关不再索要有关证明材料。目前,全市22个部门、643项证明事项实现“承诺办”,涵盖市场主体准营、资格考试、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领域的高频应用。
创新推行“无感服务”。打造“城市数据中枢”,汇聚海量数据资源;健全政务数据供需对接等机制,推动各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实行证照证明电子化,推动服务事项“免证办”;融合健康码、公交码、地铁码等,构建“码上青岛”一体化服务体系……今年以来,青岛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以“数据赋能”推动政府部门各项业务工作数字化转型,努力实现“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以率先推动全领域一码应用为例,目前,青岛已在政务服务、医药卫生、文化旅游等多领域推广应用场景。市民使用一个“鲁通码”,已经初步实现“一码乘车、一码办事、一码入园、一码入住、一码就医、一码通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