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盐分含量超10‰的土地上能种什么?打小生活在黄河三角洲这片荒碱地的农民李东来认为,“除了老天爷赏饭吃的时候能种点棉花、水稻,最常见的就是这一望无际的荒草滩。”
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欧阳竹和他的团队,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甜高粱、田菁、西红柿等作物在他们的手底下长出了“新高度”,团队构建的“草-牧-园”滨海盐碱地绿色治理模式,为盐碱地由传统“高耗低效”开发向“高效、高质、高值”绿色生态利用转换提供了新思路。
盐碱地穿上“绿衣裳”
9月4日下午3点,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试验田里,助理研究员刘振站在近3米高的高粱丛下,仔细观察并记录着高粱入秋以来的生长变化。
在这片高粱地下1米左右的位置,是他为这片作物精心制作的“营养套餐”——含不同盐分的水。“通过调整水的含盐量及地下水位,找到这类作物最佳的盐碱土壤生长参数,为后续在盐碱地大范围种植及土壤改良提供理论基础。”刘振说,这种块状试验田仅这一片区域就有近20个。
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地处黄河三角洲核心区域,受河海陆三相交汇的特殊地理条件以及淡水资源不足等要素的制约,区域内盐碱程度重,土壤盐分由3‰至20‰自西向东梯次分布,其中中重度盐碱地占比超过50%。
这里毗邻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业开发需要考虑生态保护与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自2017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落地东营后,不仅有近10名研究人员常驻这里,还柔性引进了20个科研团队、80名以上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及成果转化工作。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研究所依据滨海盐碱地季节性水盐运移的分异规律,准确匹配适盐牧草及其轮作制度,这几年筛选确定甜高粱、田菁、小黑麦等多种适生牧草植物,为盐碱地找到了合身的“绿衣裳”。
刘振介绍,在6000亩的试验田中,他们通过构建牧草根区低盐生境,搭配带状旋耕-早期覆膜作业技术等,实现了在生态环境下将土壤含盐量由种植前的11‰下降到2.6‰,土壤有机质提高25%左右。“我们通过生态办法在盐碱地上寻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为当前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生态路径。”
羊场成为“营养制造机器”
还没到果蔬种植区,记者便闻到了一股浓重的有机肥气味。在大棚里,一根根蓝色尼龙绳上附着一串串西红柿,新鲜欲滴。
“咱们闻着臭,但对大棚里的绿色果蔬来说,可以算得上是高端‘营养品’。”工作人员说,这些经发酵处理的牲畜粪便及农作物秸秆,在设施种植中代替化肥改善土壤质量,对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茬儿西红柿卖个七八块一斤不成问题。”
有机肥从哪里来?博士生导师欧阳竹研究员指指距离大棚不远的畜牧养殖区:“这片羊场就是大棚蔬果的‘营养制造机器’。”
借助这片6000亩的试验场地,中国科学院现代生态农业团队创新实践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草-牧-园”生态循环现代农业模式,发展起盐碱地设施农业和草饲动物养殖业。
研究所通过甜高粱、田菁、小黑麦等耐盐牧草筛选与间套作组合等栽培技术研发,结合芦苇、野生大豆、盐地碱蓬等本土优势植物进行饲草化利用;同时,他们将畜禽养殖废弃物(粪便尿)、农田秸秆作为主要原料进行堆肥发酵,农业有机废弃物利用率可以达到100%。
“盐碱地饲草为牛羊等牲畜提供了食物来源,牲畜产生的废弃物经过生态处理反哺饲草及蔬果种植,通过技术调控土壤盐分离子提高番茄果实的蛋白质、番茄红素以及苹果酸含量,果蔬的附加值得到了提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循环。”欧阳竹说。
盐碱地西红柿不愁卖
虽然距离新一茬儿西红柿售卖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东营市思田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收到的订单已经排得满满当当。
思田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引进的社会资本实体,主要开展“盐碱地耐盐牧草种植-健康畜禽养殖-生物有机肥生产-盐碱地改良和肥力提升-高产高效种植”等链条运作。
以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生产系统管理与优化数字化平台为基础,他们多方联合订制盐碱地改良方案、种植方案以及种植布局,还结合环境农业生产和环境监测的系列传感器,推广应用农业气象、虫情等农业灾害的预警制度,并采用大田作业的智能化装备和作业指挥系统、无人机农业“查打”一体化技术系统,构建起了数字智慧农业新模式。
“西红柿产量预估每亩地在1万斤左右,能勉强满足东营及北京两地的订单需求。”公司负责人薛爱明说,目前,示范区建成的6000亩“草-牧-园”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范样板,亩均纯收益可以达到1485元,相较当地传统水稻种植亩均增加900元。
“草-牧-园”滨海盐碱地绿色治理模式,让盐碱地综合利用有了新方向。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积极与研究所对接,在当地先行先试建成占地100亩的盐碱地设施种植示范样板,吸引了50余户种植户参与,番茄亩均产量2万斤/年,年均收益达4万元,超过了当地传统淡水养殖的亩均收益。(李广寅)(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