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制定稳定和扩大就业促增收促消费促增长20条、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10条、高校毕业生就业31条等政策,在全国率先实施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开展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等,1—7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7.7万人,同比增长5.1%,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0.7%。
“当前,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一些经营主体困难较多,青年人‘求职难’和部分行业‘招工难’的问题交织并存。”地方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张涛认为,需要将稳就业目标与扩大内需、深化社保制度改革等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更加注重青年群体的就业;同时,全面落实就业补贴、社保补贴等惠企助企政策,健全政策精准直达机制,实现就业的扩容提质。
民生无小事,养老服务更无小事。“从家里走过来就几分钟,日常活动、健康检查、午餐问题都能解决,太方便了。”家住东平县东平街道赵桥社区的张瑞华,几乎每天都会和邻居们来到社区养老服务站,拉家常、下棋、看书,日子乐悠悠。
山东省是全国第一老年人口大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2250万、占全省常住人口的22.1%,养老形势紧迫而严峻。针对老龄化进程加快、老人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等情况,东平县构建了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打造“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托养、上门服务、供需对接、资源统筹等服务。
“从现实情况看,在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比起提高养老标准,扩大养老覆盖面更为紧迫和重要,这体现的是基本养老服务的公平性。”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中英在调研中发现,各地建设了不少示范性养老机构,这些机构起点高、服务好,但不可避免地存在收费高、覆盖面小等问题。“建议用好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源,推动建设一批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性养老服务机构,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张中英说。
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热点问题都和财政保障息息相关。在财政收支紧平衡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保障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
“要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挤出更多资金保障民生支出,确保全省一般公共预算中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左右。”省财政厅厅长李峰说,民生工程资金规模大,要注重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今年省级选取了20个重点民生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评价资金规模达到200亿元左右。下一步将根据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完善民生政策项目,优化预算安排规模,加强年度民生实事的跟踪调度,努力让民生资金的每一分钱花出最大效益、确保不出问题。”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省财政民生支出5656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78.6%。
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新时代背景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当前,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必须把安全发展贯穿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全过程,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省委财经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赵锋说。
今年,全球极端天气多发,西太平洋台风生成活跃,前期全省降雨偏多,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城乡内涝灾害风险高,防汛防台风形势复杂严峻。立足“防大汛、抗强台、抢大险、救大灾”,山东超前部署、强化落实,有力应对了5轮强降雨和第5号台风“杜苏芮”的影响。
“我省仍处于主汛期,防汛形势复杂严峻,丝毫不能松懈。”省应急厅防汛抗旱处处长王秀中说,山东坚持汛期不过、排查不止,将继续深入开展水库、河道、城乡低洼易涝区、山洪和地质灾害风险区等重点部位薄弱环节的隐患排查整改。“如遇危险,我们将坚决果断落实应急措施,采取‘关、停、避、转’等措施,提前转移受威胁人员,船只回港避风,关停景区(点),煤矿停产撤人。”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关键是强化底线思维、变革防控观念,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部主任、教授张明亮说,扎实守好安全发展“一排底线”,要处理好“防”与“救”、“破”与“立”的关系,坚持系统观念、全局观念,打破条块分割等旧观念旧框架,完善全灾种、大应急、大救援的体制机制,实现跨部门、全要素的协同联动。(刘兵 孙先凯)(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