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贾瑞君 李明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是沿黄九省(区)共同的使命和责任。4月18日下午,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河南大学以及沿黄九省(区)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围绕本次黄河文化论坛的主题“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作了深入研讨交流,深化黄河文化研究阐释,为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共筑黄河文化研究新高地。
“加强黄河文化研究是塑造中华文化精神标识、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然要求,是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凝聚奋进力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拓展学术空间、创新学术体系的重要举措。”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袁红英说,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性、代表性、主体性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加强黄河文化研究,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精髓,有利于增强中华儿女“同根同源”“大一统”的民族意识,有利于厘清中华民族根源、传承华夏文明基因,有利于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生态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特质,统筹上下游一体,推进生态共同体建设,构建一套共享共建、上下游利益整合一致的机制,共同推进黄河源头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才能确保一江清水永续东流。”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索端智说。
近年来,在沿黄各省区的努力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快速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黄河文化研究的高度、广度、深度还不够,整体性、系统性不强,学术交流平台较少;沿黄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压力较大,也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推动黄河文化研究还需整合资源,打造一批创新研究与学术交流平台,系统研究梳理黄河文化发展脉络,推动开展专项研究,推出一批社会广泛认同的标志性黄河文化研究成果。同时,推动构建黄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共同掀起黄河文化研究新高潮。”袁红英在发言时号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