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杜辉升 纪伟
11月15日一早,在费县胡阳镇吉山现代农业示范园,西红柿种植户张中国已经完成采摘,前来采购的货车在路边等待,商户根据西红柿品质定价交易。经过分拣后,西红柿按照甜度、果形和口感分批销往各地。胡阳镇借助园区的平台优势,通过统一品牌打造、统一销售,打造产供销一体化种植模式,每年向长三角地区销售西红柿8万多吨。目前,胡阳镇优质西红柿基地总面积已达1.8万亩,西红柿年产量可达3.6亿斤,年产值达10亿元。
特色产业迈上十亿元大关,带来的是乡村风貌的整体提升。在临沂市,像胡阳镇这样通过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整体振兴的镇,还有不少。近日,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超亿元村名单公示。根据《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监测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农业农村部对已认定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监测。监测数据经专家审核,初步确定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超亿元村505个。临沂市有9个乡镇入选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沂南县辛集镇(黄瓜)、沂南县铜井镇(冰枣)、沂水县许家湖镇(生姜)、兰陵县庄坞镇(牛蒡)、费县东蒙镇(山楂)、费县胡阳镇(西红柿)、平邑县地方镇(天宝山山楂)、平邑县郑城镇(金银花)和蒙阴县旧寨乡(蜜桃)。此外,费县上冶镇顺合村还凭借金蛋产业,入选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
近年来,临沂市坚持由美变富、以富化美,群众收入持续增加,一大批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过去五年,临沂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9.4%。镇村发展持续向好,财政收入过亿元、过10亿元的镇(街)分别达到42个和7个,比2016年增加5个和6个,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的行政村达到96%。
今年以来,临沂市实施乡村振兴先行战略,让三农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深厚基础。临沂市顺应规模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共富农业趋向,深化“三步走”路径,加快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正在努力培育更多“十亿元镇”。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深化农田建设、种业振兴、药肥双减、数字赋能、装备支撑、加工增值、三产融合、品牌建设,集中优质资源、高端要素,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力争经过五年努力,打造3个百亿级、2个二百亿级、1个五百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80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500个农业产业名村。
提高农民素质,探索“学院+中心+基地”方式,以种养能手、文化人才、能工巧匠为重点培育高素质农民,新增各类人才10万人,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唱主角”“挑大梁”。支持农民创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休闲农业,挖掘地方特色民俗资源,鼓励农民从事沂蒙手工、非遗传承等乡土产业。优化农村生产关系,强化农民与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涉农企业的利益联结。加大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力度,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乡村振兴比例,设立乡村振兴发展基金。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机遇,顺应新型城镇化“双向化”规律,推动更多农村产品和服务“进城入市”,城市各类要素和消费“上山下乡”,让城乡资源互动起来。
同时,坚持集中力量、连片推进,提升改厕质量,分类处置生活污水,推广种养殖废弃物产业化循环利用新模式,力争到2026年建设市级以上美丽宜居乡村1000个。吸引更多优秀青年留乡返乡、创新创业,开掘乡村价值,实现人生梦想,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人勤春早、向上向善、崇尚科技、文明有礼成为新的时代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