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丁兆霞 吴宝书
本报通讯员 姚文凤
新学期开始,日照市岚山区明珠路小学三年级迎来了一位新同学——来自济南市莱芜区的亓浩谦。原本在济南市莱芜区读小学的亓浩谦跟随爸爸亓久震来到岚山区,顺利入学岚山区明珠路小学。自此,一家人结束了5年多的两地分居生活。
说起亓浩谦到岚山上学的经历,亓久震感慨万千:“一家人能在岚山团聚,多亏了岚山区政协和教体局!”
亓久震的故事,要从2016年说起。那年,作为山钢配套项目,亓久震就职的日照鲁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业务从济南莱芜区拓展至日照市岚山区。因岗位需要,亓久震也从莱芜被调到岚山工作。
当时企业发展前景尚不明朗,仔细考虑后他决定让妻子和孩子暂时留在老家。于是,一家人开始了“候鸟”般的生活,只有周末或节假日才能团聚。
“孩子的学习我参与不上,家里也照顾不了,一到周末节假日就两地跑。”5年多的时间,作为公司副总经理的亓久震,体会最深的就是“奔波”。
2017年,投资3.2亿元的日照鲁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产,主营矿砟微粉处理,当年企业纳税金额只有188万元,第二年就达到了1971万元。2021年,纳税达4336万元,在岚山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荣获“岚山区经济发展贡献奖”。
鉴于发展势头良好,该公司又于去年投资1亿元新建冶金固废循环利用项目,并将于今年7月份建成投产。今年,企业定下新一年的发展目标:纳税金额力争突破5000万元!
纳税额呈倍数突破的背后,是企业产能的叠加式增长,更是岚山区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反映。
日照鲁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岚山区政协的定向招商引资单位。为加速推进新项目落地,在项目筹建过程中,岚山区政协与该企业建立起实时联系渠道,当起了企业“店小二”,定期上门送政策、问难处,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主动帮助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实际问题,跑审批更是全程帮办、代办。
“说句实在话,没有岚山当地的支持,企业不会发展这么快。无论是‘暖企行动’,还是送政策上门,相关部门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很舒适的营商环境。在这种氛围里,企业发展前景能差吗?”说到企业发展情况,亓久震讲了自己的感受。
随着业务的稳定和新项目的上马,这两年企业发展的良好势头,让亓久震产生了一家人都到岚山区定居的想法。但眼前有个问题难住了他:人生地不熟,怎样才能让孩子到这里上学?
在岚山区政协的一次“暖企行动”中,亓久震的“心事”被岚山区政协副主席王东亮知道了,他当即协调岚山区教体局帮助解决困难。“你安心工作,孩子转学的事有我们。”当天,亓久震就接到了岚山区教体局局长李刚的电话。第二天,教体局分管负责人专程到企业了解情况,开始着手帮办入学手续。
从反映情况到办理完成,3天!
亓久震将这个时间节点记得很清楚,因为他压根也没想到,这个困扰了自己许久的问题,会解决得这么快。
临近开学,岚山区教体局的工作人员又联系了他:“听说孩子原来学校的学制跟这边不一样,为了能无缝衔接,我们从新华书店给孩子订了一套教材,开学就能用上。”
亓久震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了地。
电话另一头,李刚又联系了岚山区各大商会,“请帮忙排查一下企业里还有没有类似亓久震这样的情况,如果还有,请及时与教体局联系。他们在岚山为我们的经济发展作贡献,我们有义务帮他们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让他们在岚山立住脚、留住心、扎下根。”排查后,本学期,岚山区教体局共为19名有转学需求的企业员工子女办理了手续。
而今,亓久震称自己是一名“新市民”。他说,五年多的感受很真切,这里已经有了家的感觉。等手头再宽裕些,就在岚山买房、长期发展,到那时候做“地道岚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