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青岛12月20日讯(记者 赵波) 20日,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观摩会在青岛召开,记者从观摩会上获悉,莱西实现厨余垃圾变肥料,千亩葡萄大棚用上专供生物肥,此次观摩青岛市创新垃圾分类工作模式受到观摩团高度评价。
20日,来自济南、枣庄、济宁、烟台、淄博等5个地市的约100名与会代表对胶州、莱西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现场观摩。
在莱西沟东新村,记者看到,这里建成了一处占地3500平方米的生活垃圾处置中心,建立“德者有得”道德积分累计机制,设置一处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我们将原有养殖棚改造为厨余垃圾堆肥间,厨余垃圾、瓜蔓、葡萄叶、牛粪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就地堆肥,为千亩葡萄大棚专供生物肥。”日庄镇莪兰村堆肥车间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年处理量最大可达1万吨以上,酵素年产量可达120吨,为本镇及周边20个村庄堆肥提供技术支持,不仅降低了厨余垃圾处理和运输成本,而且得到直接返田的优质有机肥。
当天,与会代表们还观摩了莱西市产芝村、生活垃圾处置中心、垃圾分类宣教中心、紫悦府小区、谭彪庄村、洙河花园小区,对当地垃圾分类工作典型经验、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另一路与会代表们观摩了胶州市春晓苑小区、第六实验小学、卜落林村、小荒村、律家庄村、垃圾分类宣教中心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等,部分村居建设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房、厨前垃圾阳光堆肥房,通过精分精投、奖优罚劣,走出了一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新路子,获得了观摩团的高度评价。据悉,观摩会持续三天,全省15地市300余人将分三批对青岛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现场观摩。
据悉,近日青岛市出台了《青岛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方案》,计划利用三年的时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100%,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0%以上的目标,保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近年来青岛市创新建立垃圾分类工作模式,成功探索出厨前垃圾就地就近堆肥,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化再利用的青岛模式。下一步青岛市将全面率先在示范区域打造农村生活垃圾零增长、厨前垃圾就地就近处理的青岛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