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洪涛 刘涛
本报通讯员 王富英
“现在孩子恢复得不错,能与人交流了,表情也丰富了。”11月16日,在肥城市脑瘫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脑瘫儿童家长王金菊正带着孩子接受术后复查评估。
受益于“新的希望”全国脑瘫儿童公益项目,去年12月,王金菊的孩子免费接受了机器人脑立体定向手术,时隔近一年,孩子康复效果明显。看到自己孩子的明显变化,她希望能有更多脑瘫患儿得到救治。
今年,肥城市携手诺莱医学开展“新的希望——脑瘫儿童关爱活动”救助项目,对0-17岁符合手术条件的脑瘫患儿全部实施免费手术救治,目前筛查工作已经启动。肥城市由此成为全省首家为脑瘫儿童提供机器人脑立体定向手术、免费救治全覆盖的县(市、区)。肥城还把“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列入民生实事,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第一批项目清单,240名残疾儿童享受了康复救助训练,实现了“应训尽训”全覆盖。
这几年,泰安市以服务残疾人民生工程为着力点,不断织密社会救助保障网,实现对残疾人从出生、幼儿园、义务教育到成年职业教育的“全时段”社会保障。
近日,在肥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多感官训练室,记者看到,平整的地面上出现了一块动画影像,五名残疾儿童围成一团,不时用手去抓画里的动物。“这是我们的个训室,可以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去感受、去学习,培养专注力。”肥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康复中心主任刁庆庆告诉记者,像这样的个训室他们有十多个。
在日常教育中,肥城市特殊教育学校注重康教结合,学前阶段从认知、言语语言、感统、感知、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出发,为残疾幼儿提供精准康复;义务教育阶段构建“个性化、主题化、情境化、体验化”的特色课程体系,做到一生一案。目前,共有200余名3-16岁残疾孩子在校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
为提高残疾儿童教育普及水平,泰安市积极落实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从学前到高中实施15年免费教育,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6%以上,完成义务教育后有意愿的残疾学生都能接受适宜的中等职业教育。
位于肥城市石横镇旅店村的蓝水滴如康家园,是一家“辅助性就业+日间照料+康复服务+志愿服务”四位一体的残疾人之家。为让更多残疾人受益,这里先后举办草编、电子元件制作等5期公益培训,受益者达200多人。
在泰安,类似如康家园这样能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的基地有很多。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就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残疾人就业基地17个、市级残疾人就业基地57个、市级就业示范基地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