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儒峰
本报通讯员 高 凤 贠军霞
近日,在泰安市泰山区上高街道岔河社区“寿安大院”,伴随着低沉的哀乐,亲人佩戴黑纱白花鞠躬默哀,“追思会”现场庄严肃穆、简约朴素。
岔河社区是旧村改造的农村社区,“以前村里有白事时,披麻戴孝、吃喝宴请、吹拉弹唱,这些环节必不可少,攀比之风盛行。”村党总支书记安其鹏说。
如何改善社区白事攀比的现状成为当地红白理事会讨论的议题。本着让村民“逝有所安”的原则,当地红白理事会设立“寿安大院”,从场地、人员、服务等三方面为村民提供“节俭办事”方案。
变化的不只是岔河社区。初冬时节,记者走进位于泰安市城区的南关社区白事大院,两排十多米高的雪松令人肃穆,原有的五间房子重新规整,其中三间作为公共灵堂,另外两间摆放骨灰盒。“我们这个院子87年就建成了,但此前利用率一直比较低。今年,我们专门整修一新,硬件升级、服务也升级,免费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泰山区南关社区红白理事会会长于胜群说。
这些只是泰山区树新风易陋习,大力推行“厚养礼葬”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泰山区推进丧事简办,进行殡葬改革,让“厚养礼葬”观念深入人心,文明新风在当地落地生根。
“我们成立了一支志愿服务队,指导各红白理事会推进移风易俗。”泰山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宁继红说,为使移风易俗工作深入民心,泰山区通过发放宣传画、签订承诺书等形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工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力行勤俭节约。
移风易俗难就难在要转变群众的传统观念和思想认识。为此,泰山区党员干部带头推进移风易俗,并对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进行教育引导。同时,泰山区利用村民座谈会、悬挂条幅、大喇叭广播、发倡议书等方式,宣传政策法规,推广好经验,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殡葬改革中来。
“泰山区及下属7个街道(镇)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工作领导小组,189个村(居)全部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并在区民政局备案。街道(镇)还与村(居)负责人签订了移风易俗承诺书,指导各村(居)把‘厚养礼葬’纳入村规民约。村两委成员及全体党员带头,积极营造新事新办的良好村风民风。”宁继红说。
如今的泰山区,民风、村风大大改善,“厚养礼葬”、文明节俭办丧事的理念深入人心。“有钱没钱,一个标准。这既让个别群众大操大办无机会、没市场,也解决了群众‘不想办而又不得不办’的难题。”泰山区民政局局长李惠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