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贾馨儒 苗楠
每年到了9月中下旬,正是绿茶丰收的好时节。9月19日清晨,记者来到江北地区绿茶的主要产地之一青岛,在城阳区惜福镇街道的东崂绿茶生态园里,一垄垄鲜绿的茶树长势喜人,在茶田里,茶农们四五人一组,手拿竹筐头戴斗笠正忙碌地采茶。
“秋茶采摘的时候要一芽一叶,老的叶子不能要,才能做出极品茶。”有着30多年种茶经验的刘加坤师傅给记者作起了示范。看似简单的采茶要领,上手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一个老练的茶农一小时也只能采一斤鲜叶。
傅山英是生态园的负责人,今年是她种茶的第17个年头,“今年天气好,绿茶总产量比去年增加了15%。”
在惜福镇街道,像这种“小而精”的现代农业园区有7家,主要依托规范化、特色化的景观环境,开展生态采摘、农产品初级加工、研学、科普观光等服务。
秋茶的丰收也给傅山英的茶园带来了新气象。近年来,生态园利用科技手段建立起青岛第一所物联网茶园,实现茶叶种植到茶叶加工的全程可控、可视化。在茶园采用环境传感器、卫星地图的数字化管理模块等技术,全天候掌握茶园土壤的干湿度、茶树芽生长情况以及茶树的病虫害状况,通过远程管护技术,减少人工成本,更加细致地为茶叶提供科学管理,提高了茶叶的质量和产量。同时生态园还注入“农业+旅游”的模式,游客们可以亲自走进茶田采摘新鲜茶叶,也可以在体验馆感受传统炒茶,还可以穿上汉服,学习茶文化。在拉长茶产业链的同时,也拉动了周边茶农们的收益。
除了茶田种植,惜福镇街道还坐落着许多茶叶加工厂,鹏飞茶业便是其中一家。在这里,新鲜的叶芽除了被制作成绿茶外,还会经不同工艺生产加工成其他种类的干茶。“日晒红”就是其中一种通过研发开创出来的特色品类。据青岛鹏飞茶业有限公司经理苏春莉介绍,日晒红茶是以中小叶种茶树为原料,经过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日光晒干等工艺,没有了常规工夫红茶的高温烘焙环节,这使得茶叶中保留了更多的活性物质。“今年不管是雨水还是气候,对茶叶的丰收都非常有益,春茶的产量比去年大约增长了50%,秋茶产量也比去年有很大增收。”苏春莉笑着说。
今年城阳区将四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对外推介,吸引国内知名企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以“智慧农业”为高地,引领乡村产业振兴。除此之外,还与青岛农科院签订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资源,为产业园区提供人才、科技支撑,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