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12月29日讯 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山东省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0-2030年)》(下称“十年规划”)。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召开的发布会上了解到,这是国内首个公共安全领域的应急保障体系规划,“十年规划”的印发,标志着我省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由统筹谋划阶段进入加快建设实施阶段。
据了解,“十年规划”编制中统筹考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类突发事件,针对需要启动Ⅰ级、Ⅱ级响应级别的情形,系统谋划构建应急保障体系,系统制订应对举措,既体现差异化、精准化,又注重协同性、关联性。发布会上,副省长汲斌昌指出,规划在四个方面都进行了创新,我省将借此探索具有山东特色的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路径。
“十年规划”全面分析突发事件处置各个阶段应急保障能力需求,明确了应急保障关键要素,明确了应急指挥、监测预警和物资、医疗、科技、装备保障等九方面主要任务,搭建起应急保障体系“四梁八柱”。比如,应急指挥和现场处置方面,明确提出建成现代化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建立现场指挥官制度,配备应急指挥车或移动指挥方舱,提供7×24小时的应急指挥保障;在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方面,提出全面建成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青岛、菏泽分中心,省级完成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配套建设,市县均建成区域生物安全二级及以上等级实验室,全部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等。
“十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有山东特色的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实现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有效防控和应对,应急保障能力和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到2030年,建成平战结合、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特色鲜明、全面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现代化应急保障体系。
规划采取体系化和组合拳方式,配套制定消防救援、航空应急救援、应急物资储备3个专项规划,分行业、分领域进一步细化工作思路和任务安排。其中,“消防救援规划”聚焦推动指挥机制、救援力量、救援能力、救援装备和战勤保障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省级战区“2小时”灭火救援圈,市县建成区“5分钟”灭火救援圈。“航空应急救援体系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以80公里为覆盖半径,形成航空应急救援基地网络,实现执勤机组接到指令后50分钟内起飞,起飞后30分钟内到达救援现场的保障能力。“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规划”明确未来10年的总体目标、战略举措及政策措施。提出到2025年、2030年,生活保障类应急物资储备分别达到保障20万集中转移安置人口15天、30天基本生活的规模。
山东还配套制订“十年规划”的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到2022年的七项工作目标和十项工作任务,同步谋划近三年要建设的116个重点项目。到2022年,我省将初步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应急保障体系框架,应急保障能力和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全省突发事件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大幅度下降,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11以内,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省GDP比例控制在1%以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患收治率和治愈率明显提高,感染率和病亡率大幅降低,大规模群体性聚集事件有效处置率达100%。
应急物资调运确保4小时省内全覆盖
本报济南12月29日讯 记者在省政府新闻办今天召开的发布会上了解到,我省将构建政府、企业(商业)、社会、使用单位相衔接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逐步实施储备情况全周期动态监测预警,一旦需要,物资调运4小时省内全覆盖。
据介绍,日前我省出台《山东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2020-2030年)》,对4大类20种突发事件典型情景进行深入调研,评估分析了我省应急物资储备现状、需求及缺口。我省将依托各类交通设施建立应急物资优先通道和快速通行、快速通关机制,并与大型物流企业深入合作,实现物资调运4小时省内全覆盖。
下一步,我省将大力发展地方(专业)应急产业园区,确保到2025年,重点应急物资70%以上省内能生产,80%以上省内有经销,90%以上短时可筹集;2030年,重点应急物资80%以上省内能生产,90%以上省内有经销,100%短时可筹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