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5月20日电(记者滕军伟)在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大钦岛乡的1.3万亩海域里,养殖船只马力全开,在海带筏架间往来穿行。渔民满怀欣喜地挥下丰收的“第一镰”,一年一度的海带收割季节拉开序幕。
19日凌晨3点多,李斌和同事身着胶皮裤和水鞋,乘船出海,约20分钟后到达养殖区。他熟练地用铁钩钩住海带的根部,将根部露出水面,然后把海带从养殖绳上割下来,海带根自动沉到海底,喂养底层养殖的海参、鲍鱼等。
大钦岛位于山东唯一海岛县—长岛县,面积6.4平方公里,岛上有4个村子。大钦岛养殖海带已有60多年历史,养殖海带一万多亩,又被称为“海带岛”。2019年,该岛出产干海带2.3万吨,产值达2亿多元,这里的海带主要出口日本和韩国,是中国重要的海带出口加工基地。
41岁的李斌来自山东省微山县,已经在岛上从事海带相关工作10年。他往年正月十五之后上岛,一般工作到11月初才回家。“因为疫情影响,我今年3月进岛,比往年晚了一个月左右。所以现在加快进度,把时间补回来。”李斌说。
两个人分工合作,两个多小时后,肥硕的海带堆满了小船,约有四五千斤重。李斌掉转船头,驶回岸边。在岸上等待的渔民用吊车把整船海带转运到小卡车上,送到晒场进行晾晒。最忙的时候,李斌一天要出海3趟。
大钦岛四面临海,岸边上遍布的石头经上千年海水冲刷,形成球状,石头表面光滑,色彩丰富,为海带提供了天然的尽情享受阳光浴的“通风地毯”。
大钦岛乡小浩村养殖二场场长唐道凯说,与平坦沙滩相比,球石滩孔隙更大,空气流动性好,便于水分蒸发,更利于快速晾干海带,并且由于鹅卵石颗粒更大且表面光洁,晒干的海带没有沙子、泥土等杂质。
晾晒工人依次把每条长5.5米、重5斤左右的海带平铺在球石上,阳光好的时候,晾晒半天左右,海带中的水分逐渐消失,工人再把海带一根根收起来,送到村里的加工厂。经过简单的修剪、分拣,这些海带被分成不同的等级,运往各地。
去年年初,大钦岛乡4个村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带动海带养殖户抱团闯市场。大钦岛乡党委书记高晓峰介绍,往年岛上的海带一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今年的销路尚不明朗。目前合作社正在和国内公司沟通,准备开拓国内市场。“目前岛上主要是粗加工,下一步将迈向精加工,由单一销售渠道向电商发展,通过举办海带推介会等方式,打响大钦海带产品品牌。”
海边,一座白色的二层小楼正在进行改建。据介绍,这里将建成海带文化展览馆,充分挖掘岛上海带历史和文化,打造岛上的另一个经济增长点。(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