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水利、除水害,自古以来就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德州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治水运动,为社会发展、人民幸福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缺水是发展的瓶颈。上世纪70年代,潘庄、李家岸两大引黄灌区相继建成,全市80%以上的耕地用上了黄河水, 40多年来,全市累计引黄650亿方。 2010年以来,南水北调干线德州段及配套工程建成后,调用长江水8500万方,使德州实现了黄河水、长江水“双水源”保障。
曾经,德州83%区域的地下水不符合饮用标准,从2005年到现在,德州走“平原水库为水源、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路子,建成平原水库21座,铺设供水管网5.4万公里,城乡居民喝着同源、同网、同质的安全水。
70年来,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0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5%以上。发展“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273万亩,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0%。2008年以来,投资13亿元,治理马颊河、德惠新河,全市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133条中小河流全部“体检”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