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济南9月24日讯(记者 王瑞超) 24日,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山东交通跨越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我省将科学统筹公路、铁路、水路、机场、城市轨道等运输方式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推动山东交通互联互通,到2035年全面形成快捷高效“1、2、3、12”综合交通圈。
今年底,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6400公里,2020年底通车里程将达到7400公里,到2022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000公里。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自然村也将全部通上公路。新中国成立之初,省内能正常通行汽车的公路仅有3152公里。经过70年的建设,全省公路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速公路纵横齐鲁,国省道路连线织网,农村公路进镇入村。截至2018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7.56万公里,居全国第2位,是1949年的87.4倍;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75.9公里,居全国第3位。
铁路建设方面,强力推进“四横六纵三环”高速铁路网规划建设,重点加快雄商、郑济、京沪二通道等高铁建设,优化完善城际网络,到2022年底高速铁路建成和在建里程达到3900公里。新中国成立之初,全省境内仅有胶济、津浦两条铁路干线和兖济、临枣等支线。“八五”期间,山东加大投入力度,开展铁路建设大会战,1995年,纵贯山东的京沪线全线建成通车。进入21世纪,山东省内铁路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京沪、胶济线实现了山东省电气化铁路零的突破,时速200公里动车组的开行标志着山东高铁建设的新起点。截至2018年底,全省铁路营运里程6222公里,居全国第5位,其中高速铁路1747公里,居全国第3位。山东将加快推进港口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到2022年,沿海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到10亿吨。小清河复航工程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将于今年开工建设。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其峰称,山东现代化港口建设加速推进,内河航道通江达海。山东海岸线全长3024公里,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2位。新中国成立之初,港口设施设备简陋、靠泊能力差,货物装卸基本靠肩挑人抬。经过70年的建设与发展,沿海一大批深水、专业化、大型化泊位建设完成,无论是规模还是专业程度和管理水平,都迈上新的台阶。
山东将构建无缝衔接枢纽体系,全力打造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的“2+4+N”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加快完善“两枢一干多支”民用运输机场格局,提升完善济南、青岛、烟台枢纽机场功能,到2022年,全省民用机场达到5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