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穿行于莱西大地,白墙黛瓦、飞檐翘脊、绿树绕村、碧水流淌的美景俯拾皆是。伴着一片片欢声笑语,莱西市高效农业、美丽乡村、特色小镇正撑着绿色崛起之势,呈现出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新景象。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近年来,莱西市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城乡绿色发展、环境靓丽为主攻方向,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推动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可持续发展优势转变,美丽生态成了“摇钱树”,田园风光成了“聚宝盆”,一副乡村“绿”画卷正徐徐展开。
洁净乡村 “一处绿”变“处处绿”
生态振兴,首先要从撕掉“脏乱差”的标签开始。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作为推进生态振兴的一场硬仗: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完成农村170610座厕所改造;完成农村幼儿园、中小学、卫生室、养老院、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和农村新型社区实现冬季清洁供暖任务;各镇街驻地市政配套主管网建设自2014年开始实施,河头店镇、马连庄镇配套主管网计划今年全部完成;制定《莱西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水集街道、望城街道和经济开发区共42个村庄作为试点,逐步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和分类收集处置办法;开展“洁净乡村”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清理卫生死角,疏通排水沟,平整路面,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一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乡村大扫除”,使许多昔日破败的村落实现了华丽转身,而乡村“面子”整治并未止步于此,借助青岛北部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全市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原则,在南墅镇、马连庄镇、河头店镇、日庄镇的北部宜林荒山荒地以及其他适宜区域,发展了苹果、晚熟桃、日韩梨等本土优势特色经济林8000余亩。同时,农田防护林建设提升、生态廊道建设提升、乡村美化绿化、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工程,为莱西画卷泼洒上了更加浓重的绿意。
绿色农业 “一时绿”变“持久绿”
麦收时节,在青岛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一辆辆满载着成捆秸秆的农用车正从各个方向的收储站驶来。该公司作为我市首家生物质绿色直燃发电供热项目,每年可消耗秸秆、花生壳、枯树枝等生物质燃料30多万吨,解决了农村秸秆处理难、存放难的问题。
从莱西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为更好消化全市小麦秸秆,我市整合项目资金,为合作社和农户购置秸秆打捆机进行补贴,采取上门收购和农户自主出售等方式,引导农户出售秸秆。
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秸秆肥料化、原料化和饲料化利用实现了农业发展循环产业链,也为农村大气污染治理做出贡献,目前,我市已连续六年未发生一起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行为。
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振兴的重要内容,我市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水平不断提高。在农药减量增效方面,通过综合使用各项绿色植保技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专业化统防统治、双低和生物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在抓好畜禽粪便处理方面,我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100%,继续抓好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不断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在着力减少二次污染方面,制定《莱西市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资金奖补实施方案》,大力宣传和倡导各类农药废弃包装物的有效回收和规范化处置,2017——2018年完成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323万个,有效遏制了农药废弃包装物乱丢乱弃现象。
业态融合 “乡村绿”变“产业绿”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龙头,而生态恰是我市现差别竞争、特色取胜的潜力所在。近年来,我市乡村振兴也乘上了“绿色崛起”的快车,努力实现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在产业招引之初,我市便严格落实环境准入制度,从严把好新上项目环保审批关,确保新上项目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政策规定,符合莱西产业绿色发展方向和产业政策,逐步淘汰或搬迁群众反应强烈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化工、印染、制革、制药、电镀、养殖等项目。
以姜山南部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和北部姜山湿地资源保护性开发为依托,构建以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配部件制造为首位产业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姜山镇、望城街道、经济开发区、南墅镇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主,推动优质项目、重点企业和资金资源向各重点功能区集中;马连庄镇、河头店镇、日庄镇、沽河街道、院上镇、店埠镇和夏格庄镇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充分整合农业、文化、旅游等资源,打造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同步提升的绿色长廊……全市上下正蓄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可持续发展优势,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