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
《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方案》日前出台,将投资约53亿元建设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加快渔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由传统的“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根据方案,山东将创建一批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探索适合不同类型海域特点的海洋牧场发展新路径,形成科学合理的海洋牧场建设管理和运营体制机制、标准规范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评价考核体系。
力争经过3年试点,海洋牧场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生物资源有效恢复;建立较为完善的建设管理制度和科技支撑体系,所有试点牧场实现可视、可测、可控、可预警;海洋牧场对渔业经济、海洋二三产业的带动能力大幅提高,综合产出增加。
在全省选择有典型代表性的海域开展,主要分为近浅海和深远海两大板块。在庙岛群岛、烟威地区南部、青岛东部近海、荣成东部近海等海域近浅海突出生态发展和融合发展,结合人工鱼礁投放、增殖放流、综合渔业生产等主要方式,保护与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养护近岸渔业资源。在山东半岛东部黄海冷水团海域、庙岛群岛北部海域等深远海突出装备化和智能化,综合运用现代信息装备,拓展渔业发展新空间,重点开展以现代渔业设施装备为载体的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试点。
通过投放生态型人工鱼礁、修复海草(藻)场、增殖放流、创新管理等措施,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养护近岸渔业资源。力争经过3年试点,人工鱼礁区生物资源有效恢复,自然生产力显著提升,为全国探索构建集渔业资源增殖和生态保护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牧场发展新模式。
打造智慧型海洋牧场。力争经过3年试点,海洋牧场立体观测体系基本建立,海洋牧场试点区实现“可视、可测、可控、可预警”。
建设集生产、观光、垂钓、餐饮、娱乐、文化、科普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渔业综合体。力争经过3年试点,打造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三产融合试点牧场,为全国探索海洋牧场多元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