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市紧紧围绕平原绿化特点和水城特色,按照能绿尽绿、见缝插绿、扩面增绿的原则,实施森林进城围城、绿色通道、村镇绿化美化、农田林网、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质量提升等“六大工程”建设,国土绿化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流转土地45.89万亩,新增国土绿化面积6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81%,“创森”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是聊城的城市定位,打造水城特色品牌,没有绿做映衬,水这篇文章就做不好。目前,全省已有11个市建成了国家森林城市,但平原地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在全省还没有先例。同时,聊城作为黄灌区和黄河故道地区,土地沙化比较严重。这样的自然条件,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大规模地开展国土绿化,来达到防风固沙、抑制扬尘的功效。”说起“创森”的初衷,市林业局副局长张景臣说。
在“创森”工作中,我市按照高速、国省道、铁路、水系每侧100米-200米和县乡路每侧30米,把造林用地彻底流转,拓延绿地空间。按照全域水城的建设要求,重点对23条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主要库塘、沉沙池区进行植被修复,凸显“水、绿、洁”3个主题,用遍布全城的绿来美化水,以穿城而过的水来提升绿,彰显了林水相依、林水相连、依水建林、以林涵水的“水城特色”。全面推进村庄绿化,大搞村内道路、“四旁”绿化及围村林建设,按照200亩-300亩一个网格的要求,建设农田林网体系。市外环以内2.77万亩一般农用地调整为绿化用地,并全部完成绿化任务。推动村镇绿化全面提升,建成5个省级森林乡镇、30个省级森林村居,33个市级森林乡镇、295个市级森林村居,乡村绿化美化质量显著提升。
为切实解决平原地区扩绿增绿难题,我市在有力保障基本农田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对河流、道路两侧和生态脆弱区实施规模化土地流转,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高档木材、特色林果和种苗产业。“创森”以来,全市完成土地流转面积45.89万亩,流转期限均达到8年以上,每年每亩给予农民1200元至1650元的补助,市财政对市外环以内2.77万亩流转土地给予每亩1500元补贴。
□记者 钟 伟 通讯员 郭喜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