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多方整合筹集资金加大投入
(一)统筹用好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制定工程资金筹集和管理办法,健全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省有关部门要及时研究提出资金分配方案,报省政府批准后,在规定时限内下达。济南、泰安、莱芜三市要及时将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优先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需要迫切的重点区域,优先支持准备充分、积极性高的地方和单位,优先支持与规划目标关联度高、治理效果明显的工程项目,优先支持已开工或开工条件成熟的项目,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二)筹集整合各级财政资金。省、市、县要加强对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环保、农业、林业、水利等方面资金的整合力度,形成“上下联动、统筹整合、集中投入、综合考评”的工作机制,集中资金加大对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和重点项目投入。省级预算安排的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要向工程区域倾斜。相关市、县(市、区)要建立专项资金,列入本级预算予以保障。
(三)拓宽社会筹资融资渠道。济南、泰安、莱芜三市和相关县(市、区)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要注重拓宽筹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机制,发挥社会融资功能。积极利用PPP、政府引导基金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将收益前景好、市场化程度高的公共服务类项目投向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生态恢复治理项目建设。对部分水源地保护、水质净化、畜禽养殖综合治理、在产矿山的破损山体和采煤塌陷地治理等项目,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督导责任企业出资治理。
五、建立完善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一)健全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机制。工程区域内各级政府要严格遵守国家和省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区域和已经出现突出问题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的监督管控,严禁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严肃核查处理违法违规行为。支持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创新生态保护激励约束机制,实行奖优罚劣。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优先在工程区域内安排土地整治项目。
(二)创新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继续落实好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加大省级对跨区域重要河流水源地、城镇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南水北调东线重点水源保护区所在县(市、区)的补偿力度。健全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差异补偿,形成省级引导、上下游相互监督、地区间横向补偿的流域环境保护激励机制。
(三)落实河长制管理制度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有关部署要求,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山东省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严格控制涉河建设项目,完善市、县流域水污染排放标准体系,控制农业面源和养殖污染。编制三年生态清洁小流域专项建设方案,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推进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
(四)完善生态环境执法问责机制。落实《山东省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试行)》,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建立健全条块结合、各司其职、权责明确、保障有力、权威高效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落实《山东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完善山东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环保执法检查、监察和督察力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失职渎职及不作为、乱作为问题进行问责。
(五)加快构建生态保护修复机制。一是探索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新模式,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地产开发、养老疗养、旅游、养殖、种植等产业业态融合发展。二是加强水资源保护,严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置排污口,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项目,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项目。鼓励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城市污水处理企业。三是大力开展增林扩绿,采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植被覆盖率。有序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抓好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程区域内省以上湿地公园率先探索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扩大湿地面积,改善湿地生态质量,推进湿地可持续利用。
六、加强组织领导和考评激励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总体目标,打破部门各自为战局面,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省里建立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联席会议制度,省财政厅负责同志为召集人,济南、泰安、莱芜市政府和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煤炭工业局为成员单位,主要负责研究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拟定有关配套支持政策,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督导各部门抓好工作落实。省财政厅主要负责中央财政和省级资金的筹集和管理;省国土资源厅主要负责国土资源方面的资金整合和项目实施、推进;省环保厅主要负责环保治污方面的资金整合和项目实施、推进;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煤炭工业局根据各自职能,负责有关资金的整合和项目实施、推进工作。
(二)落实主体责任。实行“省级协调、市为主体、县抓落实”的工作责任机制,济南、泰安、莱芜三市和相关县(市、区)政府是工程实施的责任主体。三市要建立协调机制,统筹抓好本地区方案编制、项目筛选、立项审批和组织实施等工作任务落实。三市要优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生态保护工程管理工作。每个具体工程项目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节点目标,责任落实到人。
(三)强化考核评价。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独立评价,实行工程前、工程中、工程后全过程全方位监管。加强结果应用,对绩效考核成绩优秀的,优先安排中央财政和省级资金;对绩效考核成绩较差的,提出批评、责令整改,并减少中央财政和省级资金安排额度。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